第(3/3)页 …… 大汉。 “一股子破釜沉舟的味。” “难道他真是个天才?” 刘邦盘腿沉思。 朱元璋举军渡江、克捷。 是有几分幸运在里面的。 其余不提。 这支水军的态度其实就在模糊两可。 一旦取财物以归,下次再举必难。 这其中的利益牵扯与人心狡诈就要分心处理。 这一来一回的,江东都没了个屁的! 真当别人瞎啊。 “能在一念之间决断乘胜径取太平。” “魄力非凡啊。” …… 【士兵进城后,刚想放手抢掠】 【但朱元璋在从采石出发时就叫李善长写好禁约,一进太平城就立即“榜之通衢”】 【有一个士兵违令进入民家,即被斩首,城中肃然。】 【而同时,朱元璋则将富民献出来的金帛分赐给将士,稳住军心。】 …… 后周·世宗时期 郭荣有了几分诧异。 当初父亲也是以财物诱军士而回攻汴梁。 “若当时也能如此……” 他想了想,最后还是摇头叹气。 “当时应该带上点财物回去的。” …… 天幕上。 一名老儒立于堂内。 对坐在上位的朱元璋拱手道: “方今天下四海鼎沸,豪杰并争,攻城屠邑,互相雄长。” “然草莽之志皆止于子女玉帛。” “贪一时之快,无拨乱救世之心。” “明公率众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 “以此顺天应人而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 朱元璋笑了笑,招手示意对方坐下。 “足下多赞了,咱当不得。” “到有一事想请教足下。” “咱欲取金陵,足下以为如何?” 文人侧身而坐,恭敬回道: “金陵,古帝王之都,龙蟠虎踞,限以长江之险。” “若取而有之,据其形胜,出兵以临四方,则何向不克!” …… 【红巾军进入太平城时,儒士陶安等率众出城迎接】 【六月初三,朱元璋召他来讨论时事,陶安建议取得金陵,和以前冯国用、李善长所说的基本相同,很合朱元璋的心意。】 【于是,朱元璋把太平路改为太平府,以李习为知府,任陶安参幕府事。】 【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朱元璋为大元帅,李善长为帅府都事。】 【最后,将目光望向集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