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韩子安不是杨广,不可能做出率军百万征讨高丽的事情。 先不说楚国能不能调动百万大军,就算真的能,也没办法调动几百万的民夫去运送粮草啊。 至于说, 为什么要将北伐的时间,定在三月。 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冬季, 身处北境的游牧民族,很难获取粮食喂给战马。 这也就使得, 冬天过去,春天来的时候,游牧民族的战马普遍都会很瘦弱。 相反, 秋天的时候, 吃饱后的游牧民族,恰恰是战力巅峰的时期。 历史中, 汉武帝每一次征讨匈奴, 也都是在春天的时候。 就是因为, 在冬天, 汉武帝可以凭借汉朝雄厚的实力,直接用小米喂养战马,使得冬天不掉膘。 等到春天, 就可以用骑兵,直接碾压匈奴。 韩子安也是打着这样的算盘, 选择在三月出兵。 只不过, 韩子安可不想跟他们墨叽, 而是打算一战灭国。 最好能毕其功于一役,免得耽误自己一统天下的时间。 ...... 三月中旬。 经过半个多月的行军后, 大军抵达蓟城。 五日后, 大军穿过了北境防线, 四月初, 双方于无终碰面, 初战, 韩子安以正合出奇胜,用步军阻拦了敌军骑兵的冲锋,随后亲率骑军从侧翼迂回包抄,大破三国联军。 随后乘胜追击。 然而, 在追击的过程中, 三国联军几度整合败军,使徒重新布置防线,都被韩子安率军冲散。 追击的第三日, 突然, 有探马来报, 匈奴大军出现,断了大军粮道。 一时间, 楚军陷入绝境。 就在四面楚歌之际, 韩子安命令大军携带三日口粮,直接反向突围,渡过滦水,随后以破釜沉舟之势,绕后迂回大破匈奴大军。 斩敌三万,俘虏六万余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