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标儿回来了?” 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刚刚还脸上带着一些怒意的朱元璋,一下子就变得高兴起来了。 同时也把准备传下命令,让龙江宝船厂开足马力,进行造船的念头,给暂时压了下来了。 这倒不是说,朱元璋觉得自己家标儿回来之后,能够给自己带回来多好的消息。 可以把自己为之忧虑的这个事情的给解决了。 而是说朱元璋,听到自己家老大回来了,就开心。 对于他家标儿,朱元璋历来都是如此。 对这个儿子,他是真的精心培育,一颗心都扑到了上面。 况且,这一次标儿前去双水村那边,也果然如同自己所想的那般。 把自上次所写,封梅殷为双水伯的诏书给用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己这里很有必要,进行敲侧击的问一问标儿,在那边所遇到的情况。 看看标儿把梅殷这家伙,给弄成了双水伯之后,梅殷是一个什么反应。 想来这个混账东西,一定会特别的高兴…… …… 朱标在回来之后,没有往别的地方去。 让太子妃常氏,带着朱雄英一起回到了春和宫。 而他则拎了一筐子红薯,还有一个坛子,径直朝着武英殿这边来见自己父皇。 朱标可是很清楚,自己这次所做出来的那些事儿,肯定瞒不住父皇。 父皇只怕是已经知道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这边肯定要在第一时间里,就要将之禀告给父皇知道。 虽然自己拿着父皇之前所写的诏书,去做这件事,是母后让自己去的。 这里面,也有着父皇的默许。 但是该有的态度还是有的。 自己这边把事情给办了之后,必须要在第一时间里,就过来把话说清楚。 …… “儿臣见过父皇,问圣躬安。” 朱标来到武英殿之后,把手里面的东西放下,对着朱元璋行礼问安。 朱元璋见此,摆了摆手:“标,过来,咱爷俩哪里需要这些客套? 有外人在的时候,糊弄糊弄外人也就是了。 就咱们爷俩在这里,没必要做这些。” 朱元璋说着,就很亲切的招呼朱标,到他身边去。 同时,还带着那筐子子红薯,还有那那坛子? “标儿,梅殷又刨红薯了? 这败家玩意儿! 不知道这红薯,现在有多宝贵?吃上一个,今后就会不知道要少多少的红薯! 这败家玩意! 就没见过他这么败家的! 这红薯,少弄一点尝尝味道也就是了。 他倒好,现在竟直接当饭开始吃了! 咱它娘的,真想抽他一顿!” 朱元璋骂骂咧咧。 看着这红薯,特别的心疼。 他不止一次的幻想过,今后红薯在大明大规模的推广种植后的情景。 真是迫不及待。 只想一步到位,就把这事儿给解决好。 谁能想到,他如此心心念念想着。 结果又有不少红薯,被梅殷这混账东西给霍霍了! 哪怕这红薯,梅殷种出来的,那也不能这么做啊! 现在,根本就没到吃大规模吃红薯的地步! 想要多吃红薯,最起码也要等上几年。 听到自己父皇的话,朱标忙开口打圆场道:“父皇,二妹夫那里还有很多。 而且,二妹夫还说,红薯不宜保存。 且红薯进行扩种时,速度特别的快。 不差这么一点儿。 现在,这红薯还算个新鲜东西,父皇母后多尝尝鲜,是他的一些心意。 也就是给父皇母后刨了点儿,剩下的都宝贝着呢! 连二妹夫自己都舍不得吃。” 朱标望着朱元璋笑着说道。 声音里满满的都是诚恳,在这里替梅殷说话。 如此说着的时候,脑海当中不由得浮现出了昨天晚上,他们在一块儿吃烧烤,到了后来把红薯放到烧烤架上去烤的事。 烤出来的红薯,那叫一个香甜,特别的好吃! 当然,这些朱标自然是不会说的。 被他直接忽略了。 “父皇,二妹夫和二妹他们心里面,是真有父皇和母后。” 朱元璋闻言哼哼两声,没在这事情上多言。 看起来,还似乎有些生气的样子。 但朱标却能感受得出来,自己父皇的心情还是挺不错的。 “行,这红薯就留下吧,不过今后你告诉他,别再糟塌这些好东西了! 有这功夫,不如多研究研究如何保存红薯。 到明年多进行大规模的种植才是正经。 “是,孩儿在今后遇到二妹夫了,一定会把话给二妹夫带到。 就算是二妹他们要送给父皇和母后你们吃,孩儿也不允许!” 朱标一本正经,满是严肃的说道。 听到朱元璋忍不住笑骂道:“标儿,你就好好的护着他吧! 说完后,又指着另外一个坛子道:“标儿,这里面又是什么?” 朱标道:“二妹她们家种的菜多,吃不完。 二妹就动手腌制了一些,让我们带回来了几坛子回来尝尝鲜。 这坛子,是给父皇母后你们的。” 朱元璋闻言,顿时眉开眼笑,把这坛子给接过来,打开,从里面直接给弄出来了两条腌好的豆角,放到嘴里嘎吱嘎吱的吃了起来。 “嗯!味道不错!不愧是咱闺女,咱闺女就是贴心! 知道他爹喜欢吃啥!” 朱元璋一边说,还一边把手指上沾染的汁水,给一并吃了。 一点都不浪费。 “这腌菜不错,还是你妹妹有心。” 朱元璋赞不绝口。 “那个……父皇,这坛子菜是二妹夫提醒了之后,二妹才搬出来的。” 朱标小声的说道。 朱元璋闻言,神情微微一滞,忍不住转头看向了他的好大儿。 这小子,是专门拆自己台的吧? “这菜就是你二妹、咱闺女专门腌制出来的,和那混账小子没什么关系!” 看到自己爹嘴巴这么硬,朱标忍不住暗自笑笑。 觉得这个时候的父皇,特别的有趣。 当下便又一次开口道:“父皇,那个……孩儿还有一件事情禀告。” “什么有事儿?” 朱元璋问到。 其实他心里面很清楚,自己家老大,要和自己所说的事是什么。 这必然就是此番前去双水村那里,给梅殷这个混账东西封双水伯的事。 但是,这点朱元璋不能点破,需要装做不知道。 如此等一下才好说话。 除了这件事,朱元璋不觉得自己标儿,还能说什么大事儿。 “父皇,这次前去二妹夫那里,老四也去了。 在那边进行闲谈之时,通过老四,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那就是我大明,想要开海设立市舶司,对外赚钱,只怕没那么简单。 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外面的那些海寇,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想要将之解决并不容易……” 朱标说着,就把他们所了解的情况,以及相应的难处,一一说与了朱元璋听。 朱元璋听到朱标如此说,不由的愣了一下。 显得非常的意外。 显然是没有想到,自己家标儿说出来的是这个,居然不是给梅殷封双水伯的事儿。 这……自己家老大和老四他们,想的确实很多,考虑的够全面。 自己儿子确实是长大了。 能够给自己这个当爹的分忧了。 这个问题,自己也不过是才意识到,结果老四他们却也都考虑上了…… “那……这事儿你们有没有想出什么好的办法?” 朱元璋望着朱标出声询问。 虽然他觉得,自己家标儿和老四,八成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问上这么一问。 万一让他们真的有办法,能够给出一个惊喜呢? 那这不就是赚了吗? 却听到朱标道:“四弟和我都没有任何的主意。 所想到的,无非就是让我大明在今后,立刻加强水师训练,并赶紧造大船。 在今后都把外面的那些海寇,都给解决了……” 听到朱标这么说,朱元璋倒也并没有什么意外。 果然,这事和自己想的办法没有什么区别。 没有奇迹发生…… 面对这种事情,只能是慢慢的造船来进行解决。 结果正如此想着的时候,却听的朱标的声音又一次响了起来。 “不过,二妹夫却给出了一个特别好的主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