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着众人,神情满是振奋开口道:“一号田,四千三百二十一斤三两!” 这一个数字念出来之后,周围顿时变的安静一片! 许许多多的人,都被朱元璋念出来的这个数字,给震惊到了! 很多人心脏,都似乎漏跳了一拍。 这种感觉,简直别提了! 四千三百多斤? 四千三百多斤?! 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 话说,虽然在没有公布数字之前,很多人都已经知道这一次红薯的产量绝对低不了,很惊人。 但是,哪怕很多人在此之前,进行了一个很大的预估。 也没有人,敢把这红薯的产量,给往四千斤上去想! 结果现在,头一亩地的红薯产量就,超过了四千斤!!! 这粮食的产量,居然如此的惊人? 太不可想象了! 这事情,颠覆了许多个人的认知。 安静之后,马上就有无数振奋惊叹的声音响了起来,像是炸了锅一样。 有人,甚至于激动的落下来了泪。 就连一向不太喜欢群臣过于吵闹的朱元璋这一次,也没有任何不快。 他站在田埂上,看着众人的反应,听着他们因为这巨大的产量而感到吃惊,为之振动的样子 心情特别的好。 眼眶也有些微微湿润。 红薯真的是一个好东西! 真的是天佑大明! 站在这里等了一会儿,让众人抒发了一下心中的那些振动情绪之后,朱元璋方才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等到群臣安静下来之后,他再一次开口道:“二号田,亩产四千一百五十六斤二两!” 又是一个四千斤的? 二号田的亩产,也过了四千斤?! 惊人! 实在是太惊人了! 朱元璋接着往下念,报出来了一个个,让人极为震惊的数字 其中九号田最让人感到震动。 因为九号田的产量,居然达到了四千七百九十三斤,将近四千八百斤! 在这一片震动欢腾的气氛之中,有的人却显得和这气氛格格不入。 比如朱亮祖朱暹父子二人,是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心里面的感受,简直别提了! 朱亮祖的拳头都紧紧的攥在了一起。 朱元璋报出来的那一个个夸张的数字,听到他耳中,那是分外的刺耳。 觉得像是无情的嘲笑,也像是巴掌,不断的对着他的脸上抽。 让他觉得特别的煎熬。 不过,他还有着希望在。 他在等朱元璋年念那几亩坡地上的红薯产量。 这已经成为了他最后的希望之所在。 他的等待之中,朱元璋念到了第二十号田。 “第二十号田,两千八百五十六斤八两!” 二十号田,产量怎么这么低? 这是听惯了四千多斤产量,或者是将近四千斤产量的人,在听他从朱元璋口里念出来的这个数字之后,出现在心中的第一个想法。 话说,在以往,那田里面的庄稼能产上个五百斤,那种地的人,都得乐疯了。 他们也同样会感到吃惊。 感慨这是一个大丰收之年。 更不要说,这是两千八百多斤了! 更是让人无比振奋。 不过,接下来朱元璋的话,就给他们解了疑惑。 “这是正二十号田,是坡地。” 在听到朱元璋的话后,众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同时又变得极度震惊起来。 老天爷啊! 坡地上的产量,居然能达到两千八百多斤? 什么概念啊这是! 好地产上个两千八百多斤的红薯,他们觉得少。 但那是坡地上面,产两千八百多斤,让他们别提有多震惊! 这红薯当真是神了! 不仅仅好地产量高,就连坡地也有这么高的产量! 当真让人不可置信! 朱元璋同样是振奋不已。 在念出这个数字时,声音都显得有些发颤。 虽然有了这一次的收获,让他对红薯的产量,做到了一个心中有数。 这红薯确确实实能够称得上一种祥瑞。 可是这个时候,在真的见识到了红薯的产量多惊人。 尤其是在坡地上,都能有这么大的产量后,还是被惊到了。 “第二十一号田的产量,三千一百五十四斤! 第二十二号田,三千五百七十八斤。 第二十三号田,三千四百六十六斤!” 朱元璋又连着念出了四亩地的产量。 “这四亩地,都是坡地。 其中二十号田是最陡峭的” 在听到了朱元璋这话之后,顿时响起了一片震动之声。 很多人都显得无比的振奋和震惊! 原本的时候,他们以为这两千八百多斤的产量,是坡地里最高的产量。 可哪能想到,居然还是最差的那块坡地的产量! 实在太惊人了! 而朱亮祖,这个时候脸都变绿了! 心凉了半截。 身躯在微微颤抖。 面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这下子,他最后的希望也全都没了! 原本,他的所有希望都在这坡地上面。 尤其是那块儿,看起来坡度最大,也显得比较贫瘠的坡地上。 那样的坡地,产量肯定高不到哪里去! 可哪能想到,这样的地居然都能够收到两千八百多斤! 这是什么概念啊! 不是……这红薯到底是什么东西? 该有多离谱? 怎么产量这么高? 梅殷这狗东西,到底是从哪里弄出来的产量如此高的粮食? 越想心里面就越是震惊。 特别的不平静。 这次的赌约他已经输了。 输的是这么的干脆利落,这样的彻底! 原本,他还打算着用坡地来说事儿。 但是现在,这样的想法全然不见了。 完全没有了任何翻盘的希望。 朱元璋这个时候,没有考虑朱亮祖是一个什么心情。 他在这里,接着念红薯的亩产数量。 声音里带着浓浓的喜悦,与振奋之情。 等到念完之后,又把好地种植的红薯,平均产量给念了出来。 为四千三百四十六斤五两! 当这个数字被念出来之后,周围顿时又响起了一片的惊叹之声。 “上位!此乃天意! 是陛下之鸿福,我大明百姓之鸿福! 有了红薯这等祥瑞在,大明必然国力昌盛,远迈汉唐!” 宰相胡惟庸立刻提高声音,大声送上了自己的赞美之词。 满脸振奋的在这里对朱元璋恭贺。 其余人也都纷纷跟进,在这里进行恭贺。 场面一时间别提多热闹了。 朱元璋听的是满脸的笑容。 这话他爱听。 关键是这些人说的,还不是什么阿谀奉承之词,而是事实。 那这就更加令他感到欣喜了。 “哈哈哈……” 朱元璋站在这里开怀的大笑,笑声是那么的洪亮。 心情是前所未有的舒爽。 这简直,比他取得了一场大胜仗,还要更加的开怀。 “说的好,红薯确确实实是祥瑞! 确实是天佑我大明!” 他高声说道。 “有了红薯这等高产作物,今后必然能够使我大明,多养活诸多百姓,能够让很多百姓,不再因饥饿而死!” 说完之后,又提高声音望着众人道: “所以,咱把发现了红薯,并将其培养种植起来的驸马梅殷封为双水伯,你们众人没有什么异议了吧?” 群臣纷纷表示,从来就没有过任何异议。 丞相胡惟庸,更是立刻站出来说道:“双水伯发现这等优良作物,此等祥瑞,那是真的有功于社稷,有功于天下黎民! 别说只是封一个双水伯了。 就算是封个双水侯,那都能说得过去!” 有了胡惟庸的这个开口表态,再加上有红薯这等震撼人心的产量在。 又见到朱元璋如此之高兴。 其余人也都纷纷跟进,在这里夸赞起来。 朱元璋闻言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的浓郁,要多好就有多好。 而这个时候,人群之中的汝南侯梅思祖,心情别提有多难受。 比吃了黄连还要苦,比吃了苍蝇还要难受。 话说,梅殷可是他的亲侄子! 在此之前,对他还无比的敬重。 简直是把他当成了亲爹来对待。 甚至比亲爹还要亲。 那这样的功劳,在此之前应该是落到他们梅家的。 可是现在,却都只属于梅殷一个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