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患者的选择-《加油啊,武医生》
第(2/3)页
一旦胆总管遭到切除,那么此时患者的肝脏简直就如同一家只管埋头生产产品、却丝毫不顾及运输与销售环节的工厂一般。
如此一来,患者的身体状况自然不会仅仅局限于出现某些单纯的消化方面的问题啦!然而,事已至此也是无可奈何呀,毕竟这么做总归要比眼睁睁地看着身体逐渐被疾病拖垮要强得多吧。
且不说胆总管这边的情况,单论肝脏本身,如今这位患者的肝脏简直犹如一个破烂不堪的马蜂窝似的,几乎找不出哪一块儿区域是完好无损的。只不过每一处受损的地方也就仅仅是受到了一点点牵连而已。
在此之前,武小富甚至曾经认真思考过是否有必要给这位患者实施换肝手术。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原因无他,只因该患者目前的肝功能并未出现实质性的障碍或问题。
当下真正困扰患者的症结所在,其实只是肝脏内部不幸寄生了大量的寄生虫罢了。
倘若能够成功地将这些寄生在患者肝脏里的害虫清除出去的话,那么患者原本的肝脏依旧可以恢复到正常运转状态,并继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为此,术前武小富专门坐在电脑前,用电脑软件,一比一地还原出患者的肝脏情况。
经过一番努力,一个栩栩如生的虚拟肝脏模型呈现在屏幕上。接着,武小富开始仔细比对患者肝脏被寄生虫寄生的区域与整个肝脏的比例关系。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患者的肝脏看起来像是被寄生虫弄成了马蜂窝,但实际上,真正被寄生的面积仅仅只有七分之一左右。这个发现让武小富心中稍感宽慰,同时也对接下来的治疗方案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更为重要的是,在之前进行穿刺检查时,武小富就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寄生虫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它们在寄生时,并未深入到患者脏器的内部,而是大多依附于肝脏的表浅部位。这意味着患者肝脏的深处组织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功能依然完好无损。
基于这样的情况,武小富意识到自己在手术方案的选择上有着相当大的灵活性。
他设计了两种可行的方案:一是直接进行肝脏表面切除,将被寄生虫侵害的部分彻底去除,然后精心处理好创面。
二是采取一种更为精细的方法——肝脏选择性切除术,如同小心翼翼地从马蜂窝中将一只只“马蜂”挑出来一样,精准地清除那些寄生虫而尽量保留更多健康的肝组织。
从技术难度层面来分析,逐个挑选无疑要困难得多。要知道,肝脏这一器官本身的质地较为脆弱,稍有不慎便容易破裂。
不仅如此,其内部更是密布着错综复杂的神经和血管,即便是进行常规的肝脏切除手术时,医生们都必须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些潜在的“地雷”。而如今要逐个去挑选那些寄生虫,简直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排雷行动!
此外,这些寄生虫可不是好招惹的角色。若想将它们彻底清除干净,往往需要进一步扩大操作范围,采用以正常肝脏组织包裹住寄生虫的方式,再将其带出体外。
因此,即便寄生虫所占据的肝脏面积仅为整个肝脏的七分之一,但经过手术后,患者所能保留下来的健康肝脏部分,必然会低于七分之五。
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此项操作对技术层面的要求堪称登峰造极。
试想一下,如果在整个手术流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主刀医生哪怕只是出现像手抖这样微不足道的失误,稍有不慎触碰到了寄生虫所在的位置——那个犹如“马蜂窝”一般敏感且危险的区域,都极有可能如同点燃火药桶般瞬间引爆它们激烈的反应,甚至引发一场可怕的“暴动”!
一旦不幸遭遇这种状况,其后果简直难以想象。手术毫无疑问将面临失败的结局,而那些原本被牢牢限制在特定范围之内、看似安分守己的寄生虫们,则会像是脱缰野马一样开始肆意狂奔,并疯狂地大肆破坏脆弱的肝脏组织。
这无疑会给患者造成远比之前更为沉重和严重的伤害,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相比之下,选择进行肝脏表面切除就要简单许多了。当然,即使是这样相对较为简便的手术方式,依然需要高度关注患者肝脏深处错综复杂的血管以及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