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代人受过陈慕武-《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第(3/3)页

    果然就像他想的那样,三个人都知道这么一个会,可是谁也没有受到主办方的邀请。

    那怎么行!

    陈慕武觉得,必须要把自己这几个左膀右臂全都带到意大利去。

    即将到来的科莫会议,就是他的剑桥学派开宗立派的第一站。

    他甚至都想好了在会议上宣读有关什么内容的论文。

    如果能在会议开始前,成功用质子轰击锂原子的话,就着重讲讲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验证,以及对人工核嬗变的展望。

    如果这个实验没做完或者是没做好的话,那么论文的内容,要不然就换成量子场论吧?

    手下这么多物理学天才,不从他们身上狠狠地薅羊毛,都对不起他们。

    刚好答应给普朗克的那篇论文内容,也就跟着有了着落。

    就这么办!

    陈慕武不仅挖走了玻尔手下的多员大将,还在不知不觉中夺走了哥本哈根学派的气运。

    原时空当中的科莫会议,正是玻尔的立棍之战。

    虽然他在1922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可是直到这次会议上,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才最终成型。

    因为反对光头在意大利国内所实行的法政策,爱因斯坦拒绝参加本次的科莫会议。

    或许是因为知道了老对头不参加,在准备科莫会议的时候,玻尔就抢先发表了他的互补原理。

    然后在这次会议举办时,他又和自己的爱徒海森堡一唱一和,向来参会的众人介绍了他们的不确定性原理。

    科莫会议结束之后,1927年还有最著名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

    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不在意大利,所以爱因斯坦参加了,并且在会议上屡次做出对不确定性原理的反击,虽然都失败了。

    接连两场国际范围的物理学会议,玻尔都取得了大胜利。

    哥本哈根学派在和爱因斯坦、薛定谔和德布罗意的对战当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并随之声名鹊起。

    只是现在,不确定性原理早就已经被陈慕武给提了出来,论战双方也变成了他和爱因斯坦,而且早就发生过,并且已经处在了暂停状态。

    他要在科莫会议上宣读自己的有关核嬗变或者量子场论的论文,基本上就宣告了,这个时空当中,哥本哈根学派将不复成立。

    陈慕武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那既然哥本哈根学派都不复存在了,玻尔也就做不成他的话事人。

    既然如此,那是不是也能把玻尔反挖到剑桥学派当中来?

    他是卢瑟福的学生,又曾经短暂地在剑桥大学跟随老汤姆孙学习了一段时间,这个身份倒也和学派成员很相符。

    还有一条,如果没有哥本哈根学派,那么可能也就不会有在占领丹麦之后,海森堡去哥本哈根和老师玻尔的那段不为人知的密谈。

    还是说即便如此,密谈可能仍然会发生,只是和海森堡谈话的对象,会从玻尔变成陈慕武?

    等等!

    难不成那个被用蚊式轰炸机从斯德哥尔摩运往爱丁堡的,也会从玻尔变成自己?

    他陈慕武,又要代人受过了吗?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