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世人的心非常善变,瞬息间七十二变。” “《皇帝八十一难经》上说,人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 “所以金箍棒是气。” “什么东西能够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大能通天,小之则如绣花针呢?” “就是人的气概。” “炼心能使人的心眼明亮,灼亮心眼,所以八卦炉烧不死悟空,反而能让老孙炼成火眼金睛。” “悟空的眼睛明亮了,象征着心眼明亮了。” “而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却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手掌化作五行山,压住了悟空。” “而五行本就象征着世俗金木水火土,又象征了佛学中的贪嗔痴慢疑。” “佛祖言,这五字概括了一切人的身形心念。” “老孙大闹天空时,就是被这五毒所困。” “而三清门人弟子,不知多少自以为有所悟,修行‘戒、定、慧’,到头来依旧不离‘贪、嗔、痴’。” “只因不了解贪嗔痴的本质。” “所以师徒五人在西天路上想要除魔,其实指的就是铲掉自身心魔。” “五行山后是两界山。” “而悟空一个筋斗云,就能直达灵山,就是说灵山的距离再远,也不过一念之间。” “因为灵山就在我们心中,取经,指的是修心的过程。” “于是,《西游记·第二十四回》里,唐僧问:‘悟空,你说得几时方可到?’。” “行者的回复是:‘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难。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唐僧刚踏上了取经路时,乌巢禅师传授了他一部《心经》,并告诉他‘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但是当时的唐僧听不懂啥意思,最后直到抵达灵山,行者点醒了他之后,他才明白。” “心点醒了自己,至此心魔尽除,也就是悟了。” 恍惚中。 那一道道对话在路易脑海里回响。 路易表情有些迷茫,但很快又意识到有什么地方不对。 他很直白地对道士朋友说: “你确定你不是周树人手下那两棵树?” ——意思是怀疑他是不是脑补太多了。 道士朋友无奈摇了摇头: “你说错了,这不是脑补,这是我写的素材。” 路易脸色黑了下来。 但道士朋友却笑道: “那么你且看,我是个什么。” 路易这才发现那道士朋友的脸上好像蒙了一层迷雾。 当那层迷雾散去,终于暴露出了那道士的真容。 赫然和路易没有任何区别。 这时路易才想起来。 他哪里来的道士朋友,真要有,那也是cos女道士的朋友。 那道士看着他恍惚的表情,轻笑了一声: “痴儿,你不是早就有灵山了吗?为何还不醒来!” 路易身体一顿 刹那之间,周边场景天旋地转。 回过神来的他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脚步已经停了下来。 众人正一脸惊诧地看着他。 尤其是老牧师,看着路易简直像是见了鬼一样。 “这就悟透了精神力秘法?” 路易看了他一眼,很快目光就被另外的东西给吸引了。 他感受到自己精气神在这一刻好像发生了莫大的变化。 就好像是脱胎换骨一般。 虽然职业等级尚且没有突破,但这种本质好像发生了改变的感觉,给他的触动更深。 就好像是在不知不觉间,他就触摸到了某种更高的境界一般。 “我这是……怎么了?” 他无比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浑身上下的灵能异常活跃。 活跃到了让他震惊的程度。 恍惚中,他想起来了,心灵术士本身就是一种“打磨心灵”的职业。 方才,在习得了老牧师的特殊法门,他似乎在一瞬间开启了打磨心灵的步骤? 死亡与沉眠教会的老牧师死死地盯着路易: “你知道你方才干了什么吗?” 扑街日记: ……本来阿落状态好不少了的,但屋漏偏逢连夜雨,阿落的猫崽子去医院缝针了,实在是影响码字心态。 等我缓缓,观察一下,没啥事明天尽可能补上今天缺口。 心态炸了,根本写不动,勉强先写上4000字接续剧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