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太监往事-《神斗大陆》
第(2/3)页
后来,新丰帝与庐王党冲突愈发剧烈,他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他怀疑庐王有谋逆之心,但二龙相争,又与他何干?直到建王的人找上门,他才知道,天下隐隐将有大变。这三代建王一直对丢失皇位耿耿于怀,钱瑜为实现父祖愿望也是发愤图强,在皇室中还攒下了不少口碑。建王许诺他,事成以后不仅黄金财货无论,还赐他神湖丹,助他突破圣境。如此大手笔,又是多年同盟战友,叫他如何不动心?
在他与建王周密筹划后,打算激化新丰帝与庐王的矛盾,让他们兄弟反目,来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想不到那护国公护孙心切,拉人头拉到他这了,如此也好,那就直接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他与建王密谋后,建王派了两个重金豢养的高手,让他找准时机带入宫中行刺新丰帝,而后由他出面护驾,在激化新丰兄弟矛盾的同时,博取皇帝好感,为下一步计划打下伏笔。这两个高手,一个初入玄境,一个不过资深虚境,但他故意向那虚境斗士放水,让人误以为对方与他一样是资深玄境,这也成功干扰了新丰帝的判断。
那两个高手的任务并非杀人,因为此时杀人就算得手,庐王也毫发无损,达不到目的。他们的目的只是做出行刺动作,利用新丰帝的疑心,引爆他与庐王的矛盾。为了不泄露刺客身份,萧宙还要伺机观察,助力刺客遁走。最后,为了做到天衣无缝,建王又趁刺客不备,毒死了他们,毁尸灭迹。所以那代林查案,几个月来是毫无头绪。
护国公以为萧宙有叛变前科,想以神湖丹诱惑便可拉拢他,也是草率。后面看起来虽然是萧宙在帮他,实则是一步步将他与庐王推向火坑。这庐王党的谋划,从上策人选的选择上就失败了。
(本章完)
第212章 太监往事
说起萧宙与建王的关系,那还要追溯到第二代建王。
当年,第二代建王与永历帝同时上五云投师学艺,永历帝拜入紫云峰,而二代建王拜入白云峰。康泰帝为了让二人认真学艺,除了让两人各选了一名小宦官随行外,其余都是与五云其他弟子一样待遇。二人同门不同峰,多年学艺,虽是竞争关系,但同系皇族血脉,自幼相熟,在慎山清苦的环境下,也是有着不浅的感情。作为永历帝贴身小宦官的萧宙,自然也与二代建王相熟。
后来,永历帝父子在皇位竞争中胜出,建王父子开始淡出权力核心。永历帝胜出,萧宙自然是欣喜的,他自小渴望权势,以为一朝发迹,就可以把持权柄。哪知这永历帝虽然信任他,却只是让他在司礼监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少监,这让他很是苦恼。
瓯越朝廷为宦官设了专门机构,有十二监十二局共二十四衙门,不但要处理宫中事务,还有处理部分政务。而宦官层级众多,刚进宫的宦官只能分到二十四衙门之一当典簿、长随或奉御,而后根据表现可以升迁到监丞,监丞再往上是少监,少监之上才是太监。除了司礼监外,其他衙门的最高宦官就掌印太监。但司礼监除了掌印太监外,还有秉笔太监,且秉笔太监不止一人,权势均在其他衙门太监之上。
按照萧宙的位置,他这个少监上面还有一众太监,这对于一个野心家来说,难免失落。其实,按照他当时的资历和修为,当上一个少监虽然不显赫,但也不算委屈,因为瓯越朝廷的很多太监都是高阶斗士,萧宙当年不过是梵境斗士而已,虽然得到皇帝信任,但未必就一定要越级提升。他是苦出身,虽然早早净身进宫,却立志要出人头地,所以对权力极度渴望。这样按部就班的安排,他认为对不起他在五云门这些年吃的苦。虽然皇宫中他不敢造次,但心之所想,口之所言,当年随二代建王一同上山的宦官辗转知道了他的想法。
于是,他进入到了建王的视野,建王父子出于报复心理,正积极挑拨永历帝兄弟反目。于是,建王主动向他示好,他自然是倍感荣幸。久而久之,他便同建王走得越发近了。而在摸透了萧宙心思后,建王就怂恿他另谋出路,并向他引荐了钱禄,也就是后来的昌化帝。钱禄出手大方,又对其封官许愿,这让权迷心窍的他,一步一步与永历帝背离。终于,他在最后倒向钱禄,关键时刻背叛了永历皇帝。
上台后的钱禄开始的确也兑现了诺言,进封他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成为大内核心宦官。但是伴君如伴虎,在昌化帝身边,他感到了不小的压力。因为他有叛徒经历,又知道些内幕,昌化帝对他非但不信任,反而视其为眼中钉,几次欲寻借口欲除之而后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