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毛衣-《不二妃》


    第(2/3)页

    “楚爱卿。”承天帝得到温继佑肯定的答复,立刻唤工部尚书楚经广。

    聪明的人觉得他会说话,这般说外甥女的风头便没那般盛,若找来华词堆叠褒扬,难免被人挑刺。

    然而,当坐在末位的她,看到吴王妃与吴王带着吴四娘,亲自推着两个精致大盒子进来,眼里的妒火瞬间便被点燃了,蛋糕!又是万朝云!

    近日,万朝云的风头可以说是一时无两,有陈谦维护,又会做蛋糕,挣的盆满钵满!

    温继佑拿着毛衣上了马车,而万朝云只有等待的份。

    “母后,这是儿子与王妃亲自给您做的蛋糕,做得不好母后可不许怪罪儿子。”吴王虽不是出自太后,但他一心只想与王妃过世外桃源般的日子,倒也不惹太后不喜。

    在大兴,太后寿辰办得并不铺张,只是宗室、大臣以及宫里的嫔妃、皇子、公主们庆贺。

    不得不说承天帝是个好皇帝,第一时间想到边疆苦寒之地的将士们。

    而此时,五味居糕点铺,只有一个门,门匾上高挂恭祝陛下万寿无极彩旗,还推出了凤尾虾和鸡米免费的活动。

    皇宫的赏赐下来,她看都没看,便去照顾那些桃树去了。

    “恭祝母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吴王夫妇齐声道,两人没有在祝词上下功夫,说出来,也不如那些文臣会做文章,若用词不当,说不得还要闹笑话,是以两人学万朝云捡最常听的说。

    若她本本分分的,就凭发明毛衣,就足以赏赐个县主的虚名。

    字样刚竖起,便闺秀手挽手过来,“表姐,这就是五味居的糕点铺,我告诉你啊,这里的所有东西都特别好吃,我娘答应我,等我过生辰也来这里订蛋糕。”

    太后早已听宫人们提起过陈夫人是如何吹蜡烛的,她牙口比陈夫人好得多,整个人也精神抖擞,一吹便灭了,然后扬声道:“愿大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江山万代。”

    是以,按着图腾的样子,万朝云在蛋糕上裱了个凤于九天的图,上头仙人祝寿也不再是南极仙翁,而是王母祝寿。

    万府,望安楼。

    号牌发到第二百个时,他便在门口竖起售罄字样。

    承天帝闻言好奇起来,“毛衣?”

    然而此时太监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这是啥玩意儿?

    “皇上,这是毛衣,第一件是世上第一件毛衣,第二件是世上目前最好的毛衣,特此进献给陛下。”温继佑扬声高喊,生怕别人听不到般。

    楚经广起身揖礼道:“臣在。”

    万朝云织了条围脖,倒也没那么丑,就是配她的襦裙总有些奇怪。

    “微臣,恭祝吾皇万寿无疆,龙体康泰,恭祝大兴,国运昌盛,盛世清平。”

    只见蛋糕端庄严肃的立于殿内,上面人像身穿凤袍,头戴凤冠,背对众生,有种悲悯天下之气势。

    “还请陛下过目。”

    而在门前,排了长长的队伍,陈跃拿着号牌亲自出来发,他一面发一面道:“各位对不住了,今日我们糕点铺放假,伙计也大部分归家去了,本店今日不外送糕点,且一样一人只能点一份,请见谅。”

    甩甩头,把那不切实际的想法赶走,举起酒杯豪迈,“敬母后。”

    整齐和恭敬的声音过后,吴王妃亲自端来专门用作插蜡烛的寿字小蛋糕到太后跟前,“母后,请您吹蜡烛许愿。”

    这只是试手,围脖织好,便是织毛衣,鉴于会的针法不多,她打算先织几块,然后拼凑出来。

    “臣,遵命。”楚经广余光瞄向温继佑,心想,这小子走运了!真令人羡慕!

    温继佑挑了挑眉,一副有本事你让你妹妹也给你生个能干的外甥女样子。

    朝臣们见了字样,立刻又端起酒杯恭声道:“太后圣寿无极。”

    到了皇帝寿辰,便隆重多了,各地官员都会准备贺礼献上,番邦属国也有使臣前来祝贺,不过均不如大清那几个皇帝那般的铺张,搞什么万寿节,甚至连唐时的千秋节也未曾有人提及过。

    “好,好好好。”太后过了许多个寿辰,今日这个最为特别,气氛最好,顿时凤心大悦。

    绳子解开,盒子便围不住了,吴四娘立刻把盒子移走,露出第一个大蛋糕,这个蛋糕与陈老夫人的差不多大,只是裱不同。

    承天帝忙看去,果然见到盒子里放了张写有娟秀字迹的宣纸,他拿起来看了几眼,“羊毛,兔毛极其他动物毛。”

    “你立刻组织人去学习此种技术,朕觉得此衣物用在军营,应该好用。”

    欢饮后,本该是切蛋糕,但太后的蛋糕裱的是凤凰和她自己,总不好把太后吃掉吧?

    是以,便略过了这个环节,只当蛋糕是摆设。

    “这……”太后第一反应便是那雕像是她自己,顿时激动得眼眶都湿润了。

    陈跃刚好听到两位闺秀议论,他解释道:“今日是陛下寿辰,五味居糕点铺给伙计们放假,大部分伙计都归家去了,姑娘们还是过几日再来吧。”

    “高先生呢?”万朝云淡淡问。

    但他掩藏得好,在其他同僚眼里,温继佑此人依旧狂妄。

    顿时,偌大的宫殿,所有人屏住呼吸,不敢轻易破坏突然降临的美。

    “多谢母后。”她道谢后,亲自解开捆着的绳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