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哪能一样,她有成人思想,有分寸,这小子可是个原装古人,要是下手没轻重,可是会闯大祸的。 姜瑶头疼! 养小孩太难了! 就怕一没注意养歪了! 而姜瑶带着儿子走后,街上的小贩们也笑了! 笑过之后,又开始一起聊了起来,无非是,什么子承母业,小姜军不愧是姜瑶的儿子,以后说不得比他娘还厉害啊等等! 豆丁大的小人,却已经能推动两百多斤的石磨了。 不知道姜家人饭量的围观群众,不禁羡慕起他们家的大力气来! ........ 转眼进入八月,土豆和小麦都收完了,也到了大姐姜梅长子赵安成亲的日子。 姜瑶一家四口在镇上和二姐、三姐两家汇合,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前往赵家村。 以此同时 京城雍亲王府, 府门前,一溜青篷马车整齐排列,马匹不时打着响鼻,蹄子轻刨地面。 仆役们穿梭其间,忙着装载各式箱笼。 胤禛站在府门前的石阶上,身着一件靛青色棉布长衫,腰间只系一条素色布带,全无平日亲王的华贵气象。 他面容沉静,目光却格外锐利,扫视着忙碌的下人们。 "阿玛,我们真的要穿成这样去田里吗?"一个稚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胤禛转身,见嫡长子弘晖正扯着自己身上同样粗陋的褐色短褂,小脸上满是不解。 刚满八岁的弘辉生得眉清目秀,一双眼睛尤其灵动有神,此刻却写满了困惑。 他从未穿过如此粗糙的衣物,更不明白为何父亲突然要带他去什么农庄。 胤禛蹲下身,与儿子平视:"晖儿,你可知道前日皇爷爷为何震怒?" 弘晖眨了眨眼,露出一丝疑惑的神情,轻声说道:“听说是考教农事时,叔叔伯伯们都答不上来呢。” 胤禛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他缓缓说道:“不止是答不上来这么简单。” 他的眉头微皱,似乎对这件事情有些不满,“你十六叔竟然连五谷都分不清,稻子几月抽穗都不知! 还有你七叔家的弘曙更甚,他居然以为麦子收割后直接就能磨粉做馒头!” 胤禛顿了顿,脸色变得愈发严肃起来,他沉声道: “你皇爷爷一直都非常重视农事,而堂堂皇子皇孙,竟不知五谷如何生长,民生何以维系?。” 弘晖听着阿玛的话,羞愧的低下头,不敢吱声。 胤禛拍了拍弘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咱们皇家子孙,生于富贵,却不能忘了这天下根基乃是农事。 晖儿,你要明白,只有亲身了解耕种之事,日后才能更好地治理我们祖宗打下的基业。” 弘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中多了几分坚定。 这时,苏培盛前来禀报,“爷,马车都已准备妥当。” 胤禛站起身,带着弘晖上了马车。 “阿玛,不等二弟、三弟吗?”弘晖疑惑。 胤禛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你二弟身子弱,三弟年岁还小,你李额娘不放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