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泰充满怒气的声音回荡在殿内。 殿内群臣默然。 虽然这位魏王殿下喷的有些过,但是终究是占据了道义。 李承乾身形颤抖,摇摇欲坠。 魏征面色复杂的看着这对叔侄,难得保持了寂静。 李世民面色沉凝,看向李易,却见大孙面色平静,丝毫没有半点难堪。 李易迎着众人的目光,小脸上也没了笑意。 “四叔,你当真是何不食肉糜!” “河东雪灾导致长安涌入难民无数。” “敢问四叔口口声声天下大义,你可知道这些难民有多少?他们每日所吃粮食,需要多少?” 殿内颇为安静。 这话一下子把李泰问住了。 他脸上的肥肉抖了抖。 “我......我怎么知道?” “河东遭受雪灾,难民无数。” “这怎么好统计?” 李易轻哼一声。 “四叔不知道,我却知道。” “涌入到关中的不计其数。” “到我长安的,如今已经高达两万六千余人,每日还在以数千人增长。” “河东道难民无数,还在大量向着关中涌入,灾民与日俱增,长安街头随处可见。” “敢问四叔心怀天下,可有办法让这些流离失所、忍饥挨饿的百姓挨过这寒冬最后的一个月?” 李泰眉头紧皱,脸色阴晴不定。 他迎着众人的目光,肥胖的脸渐渐涨红。 “本王......本王可以捐些钱。”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心里微微摇头。 这位四贤王,又被皇长孙逼得露了怯。 李世民眉头微微蹙起,保持沉默。 李易却是轻笑一声。 “说来说去,你就没法子呗。” 李泰闻言,差点气的吐血。 虽然他刚刚的那些话,总结起来就是这么个意思。 但是这小兔崽子把脸皮揭破,还是让他脸皮滚烫,恼羞成怒。 他正想要再想方设法的给这小兔崽子泼些脏水,却见李易神色凛然道。 “四叔没法子,我却有法子。” “隆昌号账面上一万贯钱,仓库三千石粮食。” “这些全都换做了麸糠,足足十八万四千石麸糠。” “若是施米粥,只有不到两万石的米,如何能应付得了长安城内数万灾民?如何能让关中十几万灾民活过这个冬天?” “麸糠是牲畜吃的,又如何?” “不管是人吃的粮食,还是牲畜吃的粮食,能够让这十数万灾民活下去,就是好粮食!” 李易略显童稚的声音回荡在偌大的甘露殿内,却是充满了力量。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闻言顿时心神一震,沉默不语。 不错,皇长孙说的对! 他们之前只考虑这麸糠,是牲畜吃的饲料。 却是忘了,以如今的粮食储备,根本供应不了这些与日俱增的庞大灾民群体。 不管这麸糠如何劣质,但至少可以让这活生生的十数万条命活下去! 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殿内颇为安静。 李承乾面色震撼,看向李易的目光渐渐变得复杂。 李世民微微捋着胡须,眼神欣慰。 大孙,果然是没让他失望。 是他刚刚误会大孙了。 李泰瞠目结舌,脸色难看。 他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来之前,他只知道要以此事给李易扣锅,却是压根没有去考虑灾情,以至于现在被这小兔崽子问的哑口无言,颜面尽失。 李易平静的看着企图给他泼脏水、面色涨红的李泰,沉声道。 “更不用说,若是施白米粥,还有无数想要占便宜的狡诈贪婪之人来领,他们更会挤占灾民们的份额。” “用麸糠,则是可以杜绝这些人。” “让长安乃至关中所有的灾民都能够吃到口粮,填饱肚子!” “四叔,你身居府邸暖阁之中,享受炉火温暖,着锦帽貂裘,食山珍海味。”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对长安乃至关中灾情,一无所知。” “却对赈灾事宜,指点江山。” “自以为心怀天下,却不过是好高骛远、沽名钓誉、空谈误国。” “我虽然年纪小,却也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何况我这等皇室子弟,更应该心怀百姓!” “隆昌号虽然是我的,但是面对这等灾情,我可以将隆昌号所有的银两都捐赠出去,赈济百姓。” “四叔什么都没做,却还训斥我做的不对,丢了皇室的脸面......” “敢问四叔,你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 “大唐关中五十一个州、县,长安一百零八坊,河东道涌入其中的十数万灾民是在本皇孙的肩上担着,赈济灾民、天下苍生,这几个字还轮不到你来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