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约莫两三日后。 一份名为《大唐周报》的报纸在长安贵族子弟、贵妇千金圈子火了。 作为大唐识字率最高、最有消费力的阶层,报纸这种刊物,在他们之间传播的最快。 尤其是当这《大唐周报》颇为有趣的时候...... 那些整日闺阁中呆着的闺阁千金本就是无所事事,而这《大唐周报》又刊载了一则名为《西游记》的故事。 本来对他们而言,这故事也就跟那些志怪故事没多大区别,但是一读到这故事,顿时让他们饶有兴致起来。 毕竟石头里出猴子,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尤其是这《西游记》开篇就直接引出猴子学艺,威震天下,只用了前三回,就将美猴王的意气风发写的淋漓极致,可谓是黄金三章。 彼时的唐传奇虽然已经发展成了一种成熟的题材,有了多种类别,如侠义传奇、爱情传奇、神怪传奇、仕途传奇。 但是魏晋南北朝《搜神记》、《世说新语》影响深远,初唐时期还是以志怪小说为主,不过较为粗浅。 最重要的是,这些志怪小说都是以短篇为主,文中透出的大部分妖怪、仙神,都是听起来普普通通,毫无逼格。 而《西游记》就不同了,这石猴未出生就是天地灵秀,一出生就是风云初动,仙神齐齐瞩目,叫这些从未读过如此“爽文”的大唐土包子们一下子就爽到了。 最重要的是,从文中隐隐透出的浩大神话背景,让所有人读到此故事的人都看得出来,作者塑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神话观。 仅仅是数日功夫,《大唐周报》便彻底火了。 那些曾经因为好奇购买《大唐周报》的百姓们,意外发现自己买的《大唐周报》忽然“涨价”了,有人愿意以数倍的价格回收。 长安城内渐渐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潮。 贵族圈子里甚至有人高价悬赏《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想将其请回去关在小黑屋里继续写。 不过待到那些耳聪目明、颇有手段的贵族打听到吴承恩最后的线索在毓德轩的时候,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 又过了半个月。 连续第三期的《大唐周报》一经发出,几乎销售一空。 而此次第三期的《大唐周报》则是将百姓们阅读《西游记》的热情达到了一个高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