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游 第32章 中书省拟旨-《升平之世》


    第(2/3)页

    姚崇此时道:“这样也行,有山贼不剿,这本就是官吏失职,如此还能震烁人心,起到肃正风气的作用。”

    听着姚崇最后的一锤定音,宦者连声说好并退出了中书省的正堂。此时姚崇道:“事不宜迟,我亲自拟出方案,交由陛下那里。”

    “何需姚相亲自动手,交由中书舍人兼知制诰齐浣便可。”

    此时姚崇将遣人将齐浣叫来,俄而齐浣到时,向着姚崇与苏颋分别行礼后,苏颋将事情都转告后,说道:“齐舍人文采过人,请执笔吧。”

    齐浣在堂中蘸墨提笔写着,而堂外姚崇与苏颋依然在谈话,苏颋不禁又问道:“那日陛下召见平阳薛郡公后,我也去他府上了,还有个长史名叫陆峥。”

    “真是恰好,我也见过这两人,三人曾与裴耀卿一起来我府上,这薛讷我就不多说了,名将之后,而这个陆峥是在陇右道军中立过功的,且军中赞誉极佳。”

    苏颋又道:“陆峥初立军功,就从一介布衣被封为长史,这样的官位升迁速度令人侧目啊。”

    “其实这样也正好是我皇明智之举,苏侍郎有何意见啊?”

    苏颋解释道:“我倒不是有何意见,只是对此人有些不解罢了。从人并未参与科举,只有王晙的推荐,这样以来,恐是王晙故意提拔的心腹。”

    姚崇倒没有想太多,不过如今一想,这王晙戍守边关,就将此人提拔如此之快,可见的确是有私心。可是据王晙的性格来讲,他不是这样的人啊,难道他也变了。一旦位高权重,就变得有私心,而对朝廷不忠了?

    此时姚崇陷入了沉思,俄而苏颋又道:“也不是我要弹劾王晙,我只是对他破格用人有看法罢了。”

    姚崇此时道:“不如奏请将王晙从边关调回来,充任京官。”

    “这样做恐让边关将士军心动摇,毕竟王晙的话在那里无人敢不听。这个陆峥是不是王晙故意提拔的心腹,只能看此人与王晙究竟有图谋。”

    苏颋的话讲得虽然有些玄乎,不过作为宰辅,姚崇是有这样的政治思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对于这种提拔速度如此之快的案例,究竟有何深意,是定要发掘的。

    此时齐浣将奏章写好,走到姚崇跟前,将奏章递到手中,姚崇看后,说道:“齐舍人不说是大才子,这文章写得不仅中规中矩,而且气势雄浑,说理又透彻人心, 不管是陛下看了,还是陆象先看了,都不会有其他的话。”

    齐浣此时道:“宰辅谬赞,属下只是尽本能而写,关于这剑南道之事在下只是按照宰辅的意思而来,也并无其他修饰之词。”

    姚崇此时又招招手,将齐浣唤到跟前,又道:“劳烦齐舍人将此奏章呈递于君前。”

    齐浣连忙应诺,拿着奏章走出中书省,而苏颋看着齐浣走出后,对着姚崇又道:“那陆峥与王晙的事让谁去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