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怒怼高士廉-《贞观唐时月》
第(1/3)页
“玄龄,现在长安城内有多少粮食?”李二陛下深深的看了一眼楚泽,没有再进一步确认什么,而是转头问尚书左仆射房玄龄。
房玄龄心中苦笑一声,面上却已经一片肃然凝重,说道:“陛下!本来长安作为我大唐京都,存粮至少应该够三年食用才成。可是,近年来几场大战,为保障战争的胜利,动用了长安城中的存粮,近些日子以来虽然从各地以粮船开始补充,但也只是补充十分之一左右。”
房玄龄叹了一口气,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就眼下长安城内这些人最多也只能吃一个月而已,平时正常有粮船不断给长安运来粮食,自然无事,可若是真如阳泉县子所说,明年三月渭南临潼渭河决堤,水路和陆路被洪水一时冲毁,粮食难以得到补充。周围十多个县的人口大半拥进长安城内,到时候粮仓中的粮食坚持不到十天,便会被吃完。”
李二陛下闻言,倒吸一口凉气,若真如楚泽所说,三月渭河大决堤,且又没有楚泽此时的提醒,到时候会是怎么样一种场景,作为一国之君,以李二陛下的稳重和城府,都感觉头皮麻,到时候肯定又会被一些反对者借此大做文章。尽管在心底深处,他还在怀疑楚泽所说的消息。
但这件事却是典型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那种。不说是楚泽从楚家祖上记载中看到,即使是世俗中某个道观、寺庙中所谓的一些高僧、大师做出这样的预测,李二陛下同样会高度重视。
可是除了楚泽这样的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异类之外,这样的预测又有谁敢说出来,又有谁有这个能力说出来。
“来人,传长安府尹进宫议事!朕不相信区区洪灾,能够困我长安城,使我大唐没有应对之策。”李二陛下深吸一口气,说道。
………
………
商议最后的结果是,除了李二陛下和几位重臣之外,有关几个月后渭河大决堤的消息坚决不能被公开,朝廷务必要封锁此消息。
这是统治者贯用的伎俩。楚泽对此也早有预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