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教化有功-《昭昭大明》


    第(2/3)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浮山湾联合学堂一间教室内,童声朗朗,孩子们正在一位年轻的教员带领下,朗读《三字经》。

    当然,这个《三字经》是王瑞版的。王大人在里面加入了许多宏扬汉家功绩,开拓进取的内容。

    其实各朝各代修改启蒙读物,都是常见的。

    比如另一时空中,满虏鞑子们修订后的《三字经》便是另外一个很可笑的样子。

    讲到大明时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说到满虏鞑子自己时则是: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前一时空时,王瑞读到这里时,每每恨不得唾这些通古斯野人一口:“呸!还要不要点逼脸?”

    话说,这个时代凶残寡耻的满虏鞑子们,又何曾要过脸面?凶残无耻正是他们的种族特性。

    刚好,孙元化和刘之纶由李老秀才陪同着,正在浮山湾的学堂内,四处走走看看。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便驻足细听。

    “嗯,夫子开此学堂,桃李一方,真是教化有功呀!请受老夫一拜!”孙元化发自内心的对李老秀才充满了敬佩。

    别样不说,光看这学堂的规模,说是大明第一也不为过。二十五间白墙红瓦的大教室,少说也能容下千人同时开课讲学吧。

    “老大人谬赞了!草民不过是行教习之事耳,岂能无功而当老大人之礼哉!”李老秀才不等孙元化拜下,便已侧身让过。

    “哦,难道办这学堂者,却是另有其人?”孙元化疑惑地问道。

    “当、当、当!”正说话间,清脆的下课锣声敲响了。上千个穿着相同服装的孩童,从几十间教室里冲了出来,嘻嘻哈哈地在操场里开始了奔跑嬉戏。

    “喏,来了!”刘之纶嘴一嘟,朝学堂大门方向一指。只见王瑞在一队亲卫队员的护卫下,大步走了进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