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帝国之召唤武将系统》


    第(2/3)页

    所以臣以为应该加大都察院权责,不仅在中央设立都察院,在各个地方也应设立监察御史,巡视州县,这些监察御史最好由年轻士子担任,这些年轻士子有担当,富有朝气,还未沾染官场的不良习气,可以杀一杀官员的不良习气。”

    刘德听罢不由得颔首道:“王公所言极是,这吏治从古至今均由人提起,所以孤设立了翰林院,希望能够从中培养出合适的官吏。

    这大汉便如一栋高塔,站在顶层虽是能俯视天下,但想要高塔稳固,地基最是重要,地基稳固,便高塔不倒,地基不稳,站的越高,便摔得越惨。

    而基层皆是由世家宗族把控,官吏虽有中央任免,但一到这地方,人生地不熟,只能依靠地方上的豪强来处理政务,征收赋税,这也就给了宗族豪强们上下其手的机会,致使民怨越积越深。”

    扎根于基层的世家宗族豪强,这些才是阻拦自己大一统的主要力量。

    刘德再道:“王公所言甚是合理,孤会命都察院按照王公所言建立制度,巡视郡县。”

    随后众人便不再谈论政务,而是畅谈起其他事情。

    而刘德却是在思考世家在地方上做大的问题,燕州被自己从上到下杀了一个血流成河,世家已经不敢反抗自己的政令,但蓟州还有滦州,包括新收复的儋州在内世家依旧保留强大的实力。

    就算没有兵权,但在基层说话却是比官府还要好使。

    怎样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刘德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一个前期对待豪强们非常有用的办法---迁徙豪强。而且只要子孙后代严格按照自己定下的制度进行,不敢说八百年,维持大汉四百年的寿命绰绰有余了。

    在历史上迁徙豪强开始于汉高祖刘邦,真正的鼎盛乃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发布了《迁茂陵令》,用软性“强拆”的方式,将巨富豪门迁移到京城附近的茂陵。

    这样的好处就是豪强们被迁徙到京城,而其麾下的田产只能贱卖,谁来买呢?

    当然是政府,政府在将田地在分给流离失所的百姓,收取少量税赋,这样百姓有了田种,便可以安稳下来,有利于国家统治。

    而将豪强迁移到首都附近,也直接切断他们掌控基层的权利,这样,大汉才能够真正的长治久安。

    自汉朝后,没有哪一个朝代控制基层的力量能达到汉朝的力度。

    但北平的地理位置却是不适合这样做,难道要迁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