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节 京城讨官-《穿越水浒之我是鲁智深》


    第(2/3)页

    杨志连连听头道:“鲁大哥,俺一切都听你的安排。”

    鲁智深问杨志道:“兄弟,你怎么流落到江湖跑到这二龙山来了呢。”

    杨志叹了口气道:“唉!鲁大哥,说起此事,俺真是眼泪哗哗的流,那真是老天不开眼,让俺杨志时运不济呀!”

    鲁智深道:“兄弟,那有什么时运不济,把心放宽些,这世上还没有过不去的河呢。”

    杨志端起酒碗咕嘟喝了大半碗酒道:“大哥,你听俺一件一桩说给你听。”

    鲁智深将杨志的碗里斟满了酒道:“兄弟,别急,你慢慢的说。”

    于是,杨志慢慢的向鲁智深讲起自己的事情来。

    那年,杨志被鲁智深救出来后,他的小妹杨柳就悬梁自尽了。

    杨志安葬小妹杨柳,又在家里休养了三个多月,才将身上的伤养好。

    杨志伤好后,就来到了东京汴梁,找到原来天波府的一些老关系,依靠着他们的举荐,再加上杨志早年的武举身份,被蔡京临时任命押运十制使之一,负责去江南苏杭一带向东京汴梁从水运押运花石纲。

    所谓的花石纲就是在徽宗皇帝赵佶在初登大宝伊始,为了筹建当时大宋帝国的最大国家级园林——艮岳,徽宗皇帝特别在苏州设置了一个叫应奉局的专门机构,有一个叫朱勔的苏州人,对山石素有心得,被蔡京推荐来管领应奉局,专门负责东南江浙一带搜罗奇花异木,嶙峋美石。

    花石到手后,多经水路运河,千里迢迢,运往京城汴京,十船一组,称作一“纲”,这就是“花石纲”名称之由来。

    杨志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将花石从江浙运往东京汴梁,沿途不得有失。

    然而天不不测风云,就在杨志刚刚担任制使半年的时间,在一次押运途中,运送花石的船队在长江中不幸遇到了一场罕见的风浪,十只大船在风浪中全部沉到了江底。

    船毁人亡花石没了影,幸亏杨志会些水性才得以死里逃生。

    按照大宋的刑律,如果是官员在押运途中将押运的东西丢失,轻声削职为民,重者刺面发配,何况杨志押运的是皇帝所要的花石呢。

    在大风大浪里拣回了一条性命的杨志,害怕制裁问罪不敢再回京复职,只得潜回了老家去,筹备了一些金银财物,开始托人弄景的,玩起了走后门的路子。

    企图逃避刑律的制裁后,再弄个官复原职。

    这一天,杨志挑了一担子金银财物到东京汴梁,经人指diǎn来到了枢密院,找到一名管理人事档案的虞候,塞给了那位虞候了一百两银子。

    虞候接过银子塞进了怀里,高兴的领着杨志找到了都管道:“都管大人,这位杨志是我一位朋友介绍来的朋友。”

    那名都管大人坐在椅子上头也没抬的道:“不知道,这位杨志朋友来此有何事,”

    杨志急忙道:“小人本来是负责押运花石纲的制使,因为在摆途中遇到风浪,连石带船一起都被风浪打翻到了长江的深水之中,因此小人不敢回京复命,辗转了半年之久,才回到这里,还望大人帮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