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朕今日想将失去的讨回来,比如,朕一人喝,你们两个干看着。” 池轻无语。这是有多心里不平衡啊?而且,让他不能喝酒的是莲妃,做什么要在她跟樊篱的身上讨? 但是,看他就像是个任性的大男孩一样,她也不跟他计较。毕竟苦了二十多年。 “好好好,我们干看着尊敬的皇上饮酒,皇上生得如此龙章凤姿、玉树临风,想必喝起酒来也定然赏心悦目,是我们有眼福了,皇上尽管喝,我们只管赏便是。” 池轻笑着说完,执起竹筷,夹了一些菜放到他的碗里,“但是,必须得先吃点菜,不能空腹饮酒!” “夫人所言极是。”男人眉眼弯弯,笑得魅惑众生。 樊篱实在看不下去了,又是摇头,又是“啧啧”。 “二位打情骂俏不顾及我一个法师的感受也就罢了,至少在三个孩子面前应该收敛点吧?” 池轻两颊一热,郁墨夜却一脸无辜。 “做什么要收敛呢?我们这是在言传身教,告诉他们,长大了男要婚,女要嫁,这样才有人关心有人爱,否则,就只能像你一样,形只影单,看到别人恩爱说酸话的份儿。” 樊篱嘴里的一口菜,还没咀嚼,就直直咽了下去。 他不满地嚷嚷:“这还能让我吃得好好吃下去吗?” 池轻笑着摇头。 这个男人的毒舌能力,真是噎死人不偿命。 “快吃,快吃,再不吃,菜都凉了。”池轻招呼两人。 樊篱夹了一个鸡腿给身侧的六六:“六六,我们吃,不管他们。” “谢谢樊叔叔,我最爱吃鸡腿了。”六六甚是开心。 姐妹两个小不点听哥哥说最爱吃鸡腿,小眼睛就朝他碗里瞅。 经过六六教她们看图识物,她们已经知道鸡是什么东西了。它的腿,想必很好吃吧?不然,为什么哥哥最爱吃呢? 姐姐最先没忍住,小手扯了边上郁墨夜的袍袖,怯怯地小声道:“爹爹,鸡腿……我要。” 郁墨夜自是当即就满足她,执起筷子在盘子里挑了挑,夹起另一只鸡腿放到她碗里。 小家伙笨拙地拿着勺子戳。 郁墨夜将勺子接过去,“让爹爹看看你的手。” 小家伙不明白爹爹夹了鸡腿给她,为何又抢走她的勺子?但是,心里其实很怕这个爹爹的,乖乖地摊开自己的小手。 与此同时,樊篱也开了口:“已经带他们洗过手了。” 郁墨夜点头,抬手轻轻揉了揉小家伙柔软的发顶,“那就直接用手拿着吃就好了。” 小家伙很开心,伸出小手就准备去抓鸡腿,忽然想起什么,抬眼看向池轻。 娘亲跟她们说过,以后再也不能用手抓东西吃了。 池轻自是看懂了她的小眼神,心中一阵柔软,也很感动,她朝小家伙点点头:“是娘亲教错了,有些东西是必须用手的,有些东西绝对不能用手,慢慢以后你们就都知道了,吃吧。” “嗯。”小家伙欣喜点头,抓起鸡腿就啃。 郁墨夜垂目看着她,目光柔得捏得水来:“遗传真是很强大,跟某人在天明寨的柴房里啃鸡腿简直一副德性。” 池轻汗。 “请注意,尊敬的皇上大人,现在你在言传身教呢,大齐文字如此丰富,为何你就不能用好一点的词?说一模一样都比德性强啊。” 郁墨夜挑挑眉:“可是也不能让他们只知道这世上只有美,而没有丑,对吧?那样会误导他们的。” 池轻气结。好吧,算你狠!一个侧首,看到身侧的妹妹一副要哭起来的模样,她一震:“怎么了?” 小家伙这才低着小脑袋瓮声瓮气开口:“我也要。” 哎呀,池轻恍悟。哥哥有鸡腿,姐姐有鸡腿,她没说,就将她给忘了。 其实,也不是忘了,是一只鸡只有两条腿,她没讲,便以为她不要。 这可如何是好? 池轻本想让六六拿出来让给妹妹的,毕竟他是哥哥,可想想,其实也就大一岁多点,而且,六六跟她关系刚刚有些好转,她开这个口,他定然又会有小想法。 可是,妹妹这边真是一幅可委屈可委屈的小模样。 边上管家见状,连忙躬身上前:“要不,在下让人赶快出去买些熟鸡腿回来?” 池轻还未出声拒绝,郁墨夜已先开了腔。 “不用那么麻烦,”郁墨夜看了一眼摆在边上茶几上的果盘,又转眸看了看三个小家伙,让身侧姐姐放下鸡腿,也示意六六不要吃。 “既然只有两个鸡腿,你们有三个人,总归有一人没有,如果是我们来强行分配,对没有的那个人自然是不公平,为了公平起见,我们玩个游戏,赢了的人吃鸡腿,输了的就没得吃,这样可以吗?” 六六自然欣然答应。 而另外两个小不点,其实没大听懂,但是听到游戏二字,反正是懂的,所以,一个小脑袋点得如捣蒜,一个如同鸡啄米,都答应得欢快。 池轻跟樊篱都疑惑地看着郁墨夜,不知他要玩什么游戏,其实,两个鸡腿三人分,虽然不能一人一个,但是,可以三个孩子一人一口,共着吃。 当然,这个男人有办法了自是最好。 在几人的注视下,郁墨夜示意身侧的的一个婢子将茶几上的果盘端给他。 他拿起里面的一个梨,放在桌子上,先问姐妹两个:“这是什么,认识吗?” 两小不点点头,齐齐稚声道:“梨!” 这个东西她们在密室里就知道,因为吃过,池轻告诉过她们,而且,出来后,六六也教过她们,再说,出来也吃过。 “嗯,认识就好,”郁墨夜指着那个梨,“你们每个人都讲一个跟梨有关的故事,爹爹、娘亲,还有樊叔叔裁断,谁讲得好,鸡腿就归谁。” 听到这里,樊篱跟池轻就当即明白了这个男人的用意。 姐妹两个那么小,能讲出个什么故事,他的真正目的在六六身上呢。 六六上学堂的,肯定是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他是想借此点拨六六。 的确,像六六这个年纪,还太小,强行要求他怎样怎样,并给他讲道理,说应该就是怎样怎样,他肯定是不能明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