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贾尼尼本人是非常反对财团介入银行的,历史上他一心想把美国银行打造成普通大众的银行,所以在他经营的银行里,大股东不能控制过多的股份。 不仅如此,他还劝说银行的股东把股份分散,让普通大众成为银行的股东。为此他还跟摩根财团打了一场举世瞩目的银行大战! 这样的人司徒南自然觉得有些鸡肋了。如果不能做银行的大股东,不能把银行控制在自己手里,司徒南要这样的银行有什么用? 虽然现在美国银行还没有组建,但贾尼尼还没有达到历史上的高度,但此人的思想理念都已经形成固定了,知道此人经历的司徒南可不认为自己的王八之气能把贾尼尼镇服,所以他才会一眼就相中了富国银行。 至于未来的美国银行,司徒南也不是没有兴趣,刚好相反,不过他在等机会,到时突然给贾尼尼来个闷棍,让他知道原来还有个人在一直窥视着你呢! 新富国银行在丹尼斯·法戈的统治下,富国银行的分行在加利福尼亚州各地越来越多,吸纳的存款也越来越大,因此也有更多的余力去参与加利福尼亚的工业发展。 虽然在他的主持下,富国银行仍然坚持稳健的经营策略,服务顾客的理念依旧没变,但也开始从钢铁军工业的投资中尝到了甜头,跟司徒南旗下的各大产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这正是司徒南希望看到的。 一战结束后,通过投资军火工业,富国银行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资产又翻了一番,达到了2亿美元,同时手中还控制了加利福尼亚州居民的大量存款。 这个西部的乡巴佬变成了让东部银行扎眼的角色,特别是一战后的两年经济萧条,东部的一些自大的银行准备把手伸进加利福尼亚的时候,却突然受到了富国银行的强烈狙击,最后碰了一鼻子灰,不得不灰溜溜地跑回东部了。 丹尼斯·法戈为此就很得意地自诩为西部的银行新贵族。 ······ 为了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银行,司徒南回到纽约后不久就成立了一家名为威廉银行控股集团的金融公司,简称威廉金控,总部就设在华尔街隔壁的威廉大街的一栋不起眼的大楼里。 威廉金控不从事具体的金融业务和商业活动,但通过控制司徒南旗下的几家银行的股份来整合财团的银行金融业务,为司徒南旗下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这是美国在历史上的29年经济大萧条后,国家加强多金融业的监管后美国出现的最流行最基本的商业银行组织模式。 它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扩大资本总量,增强银行实力,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弥补单一银行制的不足;还可以有效的避免美国各州的法律约束,有效地减低了融资成本。 司徒南前世就很熟悉这种模式,他不大喜欢时下华尔街流行的那种大而全银行管理模式,几乎能想象得到的业务都混在一起。 既做商业储蓄放贷,又做证劵投机,还有保险,信托等等业务,简直就像个大杂烩,这样一来就容易造成管理混乱。特别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更是积重难返,不死也会掉层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