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余波 83 八成?棉兰造!-《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第(2/3)页

    林一民听到司徒南要打汉阳铁厂的主意后,有点不乐意。

    在他看来,汉阳铁厂技术设备落后,辛苦买下来也不值得,还不如投资新厂呢。

    “是不怎么值得。不过我就是看鬼子不顺眼!那废厂如果落入我们手里,至少还能搞点技术升级什么的,可能赚不到什么钱,不过能为将来这个国家留一点工业工业。

    如果再让日本继续折腾的话,不用几年,我看那厂子连废铁都没有了。你看看这个国家,没点像样的钢铁工业,也就这点骨血了,花点钱保住它也值得。”司徒南感慨道,一脸坚定地看着林一民。

    汉阳造虽说垃圾,比不过三八大盖,司徒南虽然不乐观地认为靠着几十万条汉阳造能打得过鬼子的飞机大炮,但至少,汉阳造数量还是要管够的。

    “好吧!我不会让日本人得逞的。”林一民道。

    心想:湖北是直系的地盘,而直系军阀跟英美资本关系密切,如果自己舍得赔钱去收汉阳铁厂的话,估计有直系军阀加上美国的势力也有几分把握从日本人手里夺回汉阳铁厂。

    事实上,日本人不就是想得到铁厂的原料吗?这点美华公司绝对不是缺的。

    无论从美洲还是澳洲,甚至铁矿资源比较稀疏的南洋,美华公司都可以得到大量优质的铁矿石,也发展了一定的钢铁工业。

    早在何文秀等武装力量进入南洋之前,司徒南就用美华公司的名字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投资了一家钢铁厂。

    这家钢铁厂叫马尼拉钢铁厂,属于美华公司独资,经过一战的催肥后,年产量达到10万吨,其中包括1万吨钢。

    量虽然少些,但技术源自伯利恒钢铁公司,通过这家钢铁厂,美华公司已经掌握了不少钢铁技术。

    一些优秀的人才从马尼拉钢铁厂里选拔出来,然后被派遣到美国、德国、法国等和美华公司有业务往里的钢铁企业进修,为将来储备人才。

    目前美华正在苏门答腊大型土木,兴建港口,开油田,造船厂、采锡、种橡胶、伐木等等都需要大量的铁制品。

    废水不流外人田,除了一些特殊的高质量的钢材要从美国进口,美华财团旗下的钢铁用品也都优先向马尼拉钢铁厂采购。

    有些麻烦的是,马尼拉钢铁厂的产量不能完全提供那么多铁制品,于是美华公司只好加大马尼拉钢铁厂的投资。

    趁着美国钢铁业在战后升级,美华公司从伯利恒公司淘来一套20万吨的钢铁生产线。

    同时还偷偷地从德国买来一套特殊钢生产线,尝试吸取德国的技术,生产一些机器装备的关键零件。

    比如说棉兰外港的潜艇基地,就需要马尼拉钢铁厂生成一些不常用个零件。

    司徒南虽然身在广州,但无论是美国的威廉财团还是南洋致公党的事情,他都了如指掌。

    按照他的计划,马尼拉钢铁厂争取在3年内,把产能扩大到30万吨。

    为了保密需要,马尼拉钢铁厂也一直不公开钢铁产量,对外公布的一些数字最多也判断马尼拉钢铁厂的产量为四五万吨左右。

    这对于美国庞大的钢铁生产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在美国殖民地,美华公司和菲律宾总督府关系密切,所以也不担心会遭到外来干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