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宋ML尽量不过来宋子文这边,盛爱颐也很少过去美庐那边。 宋家人劝了宋ML和盛爱颐几次都无果,也只好认了。除了她们两个,其他人关系都很好。 不过今天宋QL找宋子文可不是为了说些鸡毛蒜皮的事,她是另有目的。 盛爱颐走开后,宋QL便问宋子文:“拖了那么久,北边的事情总该有个说法了吧?” 宋QL微笑地看着宋子文,好像在说:“看你找什么借口?” 原先反对态度最强烈的宋ML现在无心政府职务,外交这一块落在了宋子文手里,不乘此机会催促宋子文更待何时? 相比于固执的宋ML,宋QL认为宋子文要通情达理多,态度不像宋ML那样强硬。 宋子文一阵头疼,还是为了中苏建交的事,苏联人急需打破国联的封锁,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周边的邻居建交,和越多的国家建交就越好,就把注意打到中国。 “姐,此事还是从长计议吧!虽然我们致公党政府实力和实际控制范围要强于北京那边,但好歹人家是中央政府,和俄国人打交道的事还是交给他们吧。” 宋子文敷衍道。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上次你也是这样说的。这明明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你为何犹豫不决呢?” 宋QL生气道,看了宋子文一眼,“你就不能给我一句准话?” 宋子文沉默。由于外债和清政府留下一大堆条约,在中国,谁做中央政府谁就倒霉,南方关税同盟区还是在英美的默许下成立的,和苏联建交固然能得到一些好处。但为此得罪英法美就得不偿失了。 和苏联人的生意可以偷偷摸摸甚至公明正大地做,美国人也在和苏联人做生意,但人家不会跳出来和苏联建交,我宋子文就没那个能耐帮着俄国人去扇英国人的耳光了。 二姐都生气了,不好再敷衍她,便道:“我们和俄国的贸易不是一直没断吗,上个星期就有500吨橡胶卖到海参崴去,他们何必急着要名分呢?这不是逼着我们和英国人翻脸吗? 和英国人翻脸后果很严重,国内的工业品才刚刚打开英国的市场,英国人在国内的投资额度仅次于美国。英国一旦撤资,关闭市场,那么国内很多工程项目将会停顿,成千上百家企业倒闭,这么大的损失俄国人能赔? 南华那边的态度也要靠虑到,英国人一旦在南洋闹事,那么南华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不说,国内数百万灾民也无法下南洋谋生,他们滞留在国内,不是饿死就是闹事。 我可不想看到农民起义。乱子一起,说不准给人浑水摸鱼的机会呢。” 宋子文坦诚其中的利弊,其中不乏夸张成分. 宋QL听出来了,宋子文说了那么多。就一个理由,现在我们实力不足以和英国人翻脸,为了俄国人和英国人翻脸更不值得!你还好死了心吧! 宋QL想到宋家早年靠英美关系起家,现在宋家产业更是丰厚,和英美经济界政界有广泛联系。宋家不仅代表宋家一家,也代表南方十三省大大小小靠工商业起家的家族们的利益。 致公党内就以这种思潮为主。打着实业救国、工业强国的旗号,实际上是满足于经济利益,无意背上北洋政府的烂摊子,不然何来解释致公党的军队都推进到河南、山东了,为何不再加把力北上就能推平北洋政府,统一全国呢? 这是他们鼠目寸光,没有魄力吗? 宋QL心里有这样的想法,但这几年南方工商业发展迅猛,一天天地强大起来,给了她希望,这也是事实。 “难不成就这样拖下去?要知道英美可不善良,不会让我们轻易强大起来的,相比之下,俄国人态度还是比较诚恳的,总理生前也说过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宋子文听着心里不以为然,国民党内的实力派都被致公党政府收编了,那些实力派才不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呢,他们态度恰好相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