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千总(4)·招纳-《鼎革》
第(3/3)页
算过了,目前加上八百石购买的粮食,手里还剩不到而且过了四月就能收冬麦,长和王家起来大概可以打上来三千来石,其中长的一成有近三百石,王家三成四百石会由唐无病控制,加起来就有一千七百石,可以支撑新收流民四个月的口粮。
这两条村的田地在守城之后,可以立刻转入新的播季,再种一季甘薯。
孟家岔三千亩地,有一千亩种了甘薯,两千亩种了玉米,甘薯大概七月份有收成,估计能收到两万石的样子,三成就是六千石,这批粮食出来之后,唐无病相信粮食危机就可以初步解决了。
到了秋季,长王家新入流民的地就会有将近一万石的甘薯税收。只要熬到秋季,会有更多人得到粮食。
唐无病回到队伍的时候,庄五已经焦急地想命令部下备战了,唐无病的出现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接下来,混天王指挥着人流分开,长团练重新敲响了腰鼓,四百五十人成四列纵队穿过流民的人群来到门前。
唐无病抬头向望,只见城头上有一溜士兵,这些也都是熟人,在米脂一起守过城的。他们在战后被回了碎金驿,既然恶已诛,都司也没为难他们。但当中一个文官打扮的人却十分陌生。
唐无病对城上拱拱手,朗道:“我乃碎金驿新任千总唐无病,开门吧。”
城上文官长十分年轻,看上去三十不到的样子,眉宇间含着几分俊朗,只见他也拱拱手,“可有凭证?”
唐无病被他噎了一下,自己的城堡还要凭证!旁边部属刚要火,唐无病双手举起制止众人,然后从怀里拿出印信,吩咐庄河当场磨墨,写了一道开门的命令,用了印,命庄正射上去。庄正将命令绑在箭上向上面喊了一声:“都躲开了,弓箭无眼。”上面的兵丁轰然后退,庄正哈哈大笑,把箭稳稳地射在柱子上。
过多久,门吱呀打开,一名三十来岁的官吏从里面跑出来,扑倒就拜,“唐将军,你总算来了!”
唐无病催马前,来到他身边,“你是叶子陈?”
驿目道:“正小人。”
“起来吧,前面带路。”叶子陈叫了声好,连忙起身领着唐无病进城。
一名把总过来对着唐无病倒头便拜,“秀才,哦不,大人,标下碎金驿把总田啸霄。”
唐无病仔细打量着他,一个身材矮壮的年轻人,面庞红润,“在米脂的时候怎么没有见过你?”
田啸霄道:“回大人,上次正好赶上标下送一批军资往葭州,正好不在营中,所以未随去米脂。”
唐无病哦了一声:“此地最高官员是谁?”
田啸霄道:“不知大人指的是什么,营兵目前由标下管着,不过此时在驿中还有一位南去西安述职的巡按御史。”
这两句话已经让唐无病感觉此人思路清晰,唐无病点点头,“好,起来吧,这是我的官身印信,你验过之后,我将全面接收碎金驿防务。”
田啸霄起来继续拱手道:“得罪了,标下这就看。”竟然真的伸手接过唐无病拿着的官身和印信,仔细看了起来。
等他把东西还给回去时,唐无病饶有兴趣地问道:“你还会认字?”
田啸霄拱手低头:“小时读过两年私塾。”
唐无病收好印信,一连串的命令出,“田把总,命令你部所有能动的兵一刻后到校场集合,没到的,让他背包袱滚蛋。
长,听好了,第一哨接收北门,第二哨接收南门,第三哨跟随田把总接收仓秉,弓哨接收房产,快,都动起来,日落之前把住的地都给收拾好。”各哨哨长叉手应诺,长团练如同机器一般,悄无声息地各自执行命令。田啸霄盯着有条不紊地四散而去的团练,眼神中露出惊讶之情,转头又看了看唐无病。
此时,孝廉公正信马由缰从南到北贯穿碎金驿,饶有兴趣地看着堡中的一切。
春天的暖阳洒在盔甲上,令人格外舒服,唐无病仰起头,呼吸着小城的空气,人畜粪便的臭味荡漾在天空中,此时此刻对于他来说,却是如此地真实,大明朝这淌浑水,终于要踩进去了。
(第一卷完)
……
(以上5字)
5ooo+的大章求票,书友不要总说轻车慢,可轻车不水啊,自问情节还是满紧凑的。
写到这里第一卷结束了,这一卷的题目是“风起陇东无病身”,风起陇东,无病筑基,可以看做是秀才成长为举人,白丁成为千总的基础过程,主角有了一片地盘,有了一点力量,有了一点政治基础,下一步就是如何开创属于他的大场面。明末中国遭逢千年之大变局,英雄辈出,谁与争锋。想起这段历史轻车就心潮澎湃,反正我是深深代入了自己的故事之中,如何在天灾**外辱中杀出一条血路?如何救天下黎民于水火之中,请看第二卷“云淡西天本非臣”。
对于孝廉的未来我很期待,手里有大纲,但故事还会有更激烈的冲突,更好的情节吗?希望书友热烈讨论,给轻车一些启迪。
最后还是唠叨两句月票,本来好像有许多话说,但到了嘴边又忘了,总之就是一条,月票是动力,月票是承认,月票是支持,你的月票会激起轻车更加澎湃**的创作**。有人说这书是合理党很小众,从订阅来说是这样的,但小众怎么了?我就为你们这几百人写下去,一只蝴蝶还能惊天动地。期待书友们用实际行动帮助轻车创造冲击新书月票前六的奇迹!我将感动莫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