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这是怎么回事?-《医师》
第(2/3)页
事实上,冷冽的观察并没有错,刚才使用咬骨钳的时候,田路确实是有些失神了!
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绝对不是知道有刘明在看的缘故,而是因为田路一时忍不住,念想起了刚刚交给维森公司的那套器械专利。
还是那套东西用着顺手啊。。。。。。
好在这种失神只不过是片刻的功夫,田路很快就收起了发散的思绪,把注意力重新放在了手术上面。三位医师一起动手,开始冲洗、吸引,垫入明胶海绵,彻底的清理术野。
接下来,就是剪开硬脑膜。
以蝶骨嵴为中心弧形剪开硬脑膜,并用刚才穿的丝线将其翻转悬吊在骨窗边缘,然后按照操作规范先打开鞍旁的蛛网膜,放出脑脊液。降低颅内压,增加显露空间。一方面避免过度牵拉脑组织,特别是颞叶脑组织,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通向蝶顶窦的引流静脉撕裂出血。
冷冽稍稍有些抬起的心又很快的放了回去。至少在屏幕上的情况来看,田路已经恢复了正常水准,操作干净而清晰,快速而稳定。没有造成任何的出血状况。
处理好硬脑膜之后,手术室的灯光瞬间便暗了下来。
只有一盏灯还开着,光线集聚在术野上面。患者的大脑已经显露。在上方固定好显微镜之后,手术即将进入到显微操作的阶段。
手术室外,显示屏上的图像转到了镜下。而刘明和冷冽也都同时坐直了身子!
在裸露的大脑大部上覆盖浸湿的面条,田路开始了分离显露动脉瘤的操作。
常规来说,显露动脉瘤的方法是根据动脉瘤的部位,首先显露载瘤动脉的近端,再暴露动脉瘤瘤颈,然后分离瘤颈,最后显露满意后选择适合的动脉瘤夹,夹闭瘤颈。
这部分操作,说起来同样是简单无比,但是操作起来却是极为复杂。主刀医师甚至可以说是如履薄冰!
这可不是前面田路主刀的二级、三级手术,前交通动脉瘤也不是像脊髓室管膜瘤那样就在脊髓下面,切开了就能看到。
病变部位可是在大脑组织的深处!
因为动脉瘤位于蛛网膜下腔,所以不用经脑实质造瘘,而是循着载瘤动脉的正常解剖部位。由近及远的达到动脉瘤♀个过程中,因为有着正常的穿支血管,所以为了避免出血,只能是在显微镜下进行锐性分离,而不能钝性撕拉!
也就是说,手术者必须在一个极其狭小的深部空间里面。在显微镜下用那些精密的手术器械进行操作:扒开患者娇嫩而脆弱的脑组织,探进去,避开那些密密麻麻的血管,一点一点,一丝一丝的游离出病变部位!
用语言,很难描述这种手术的精密度。
前交通动脉区的血管非常复杂,并且有着重要的穿动脉,可能与前交通动脉瘤处理有关的血管就可能有十四条之多!而且手术者还不是在大脑表面操作,而是深入到内部,在越来越狭小,最后仅能容纳那纤细的金属杆顶端伸进去的地方!
就像当初冷冽所说的那样,这一步对术者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他必须对这部分脑组织的结构,包括血管的分布和走向,病变部位的组织结构等有一个异冲晰的认识,而且显微镜下的操作也必须非常稳定,手感要柔和,动作要干净!
一点一点,不急不躁,田路缓慢而坚定的操作着,但是依旧没有一丝一毫的停顿和迟疑!
动脉瘤手术中最重要的是出血的控制,在充分暴露动脉瘤之前,应避免盲目探查动脉瘤瘤体,从而导致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发生。而一旦动脉瘤发生破裂,就要先暂时性的阻断载瘤动脉,然后再分离和夹闭动脉瘤。
一直到最后分离出动脉瘤颈,田路开启显微镜的荧光造影功能来观察动脉瘤、载瘤动脉和其他正常分支血管形态、位置关系和血流情况时,冷冽才恍然发觉,整个过程中竟然没有一次出血!
这样的操作,绝对可以称之为完美!
等到田路用钛合金的动脉瘤夹夹闭瘤颈,然后再次开启荧光造影功能观察夹闭效果的时候,冷冽的心情总算是彻底放松下来了!
转过头,冷冽笑道:“院长,后面的您还继续看吗?”
“怎么,已经结束了?”
刘明微微一怔,奇怪的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