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临走前的遗憾-《医师》
第(3/3)页
“唉!”
短短的几分钟里面,孙默已经是第三次叹气了。
听了孙默的话,一时间,田路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这并不是一个个案,实际上,经常有这样的例子,怕那些小医院,或者说等级低一些的医院做不好,非要转去大医院做手术,结果平白给耽误了。
要知道,脑出血治疗的关键不是看你的设备有多先进,医师水平有多高,而是手术的时间,手术的时间,几乎就决定着结果。
尤其是清醒状态下上手术台和昏迷状态下上手术台,预后绝对是两回事。如果清醒的时候上手术台,术后还是可以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但是一旦发生了昏迷,就算手术非常成果,预后都不会太好,轻的神经功能受损,重的瘫痪,甚至死亡!
田路不由得为这个患者深深的惋惜了起来。
选择延迟手术,非要来大医院就诊,实在是太没有必要了。
脑出血的手术并不算太大,只要有ct定位就可以确诊,然后开颅清除或者引流即可。基本上,哪怕是县一级的医院都是可以做的。而且为了让小医院也掌握这项最常用的技术,国家也是花了大力气,出台了脑出血的规范治疗指南,为的就是让脑出血的患者就地抢救,从死神手中抢时间。
只可惜,在普通人的概念里面,人身上最重要的部位就是脑袋,所以凡是和脑袋有关的手术,都是了不得的“大”手术,必须由最顶级的医院来做才够放心,别说小医院了,就是名气不够响亮的大医院也是瞧不上的。
其实这一点倒也不仅仅是在神经外科上,各个科室都一样,所以有的时候也不简简单单是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患者的心理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
默然半晌之后,田路和孙默互相看了一眼对方,几乎在同时吸一口气,发出了沉沉的叹息之声。。。。。。。
。。。。。。
一周以后,早上八点,京都国际机场。
田路走出地铁口,到达候机大厅的时候时间还早,离登机还有一段时间,所以他干脆就坐了下来,闭上双眼,开始在系统里整理起后天的发言稿了。
虽然梅根教授的邀请来的极为仓促,不过对于田路而言,发言稿是绝对不用发愁的,只是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反复的斟酌一下,所以就趁着登机前的这段时间,田路也是临时抱佛脚,准备再修改下。
不过刚刚开始没多久,手机短信的铃声就让他又睁开了眼睛。
一看,是孙默发来的短信,上面只有短短的两行字。
“那位脑出血的患者,刚刚去世了。”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一百八十九章 临走前的遗憾)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