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诸葛-《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第(2/3)页
刘巴环顾了一下周围,顿了顿。继续说道:
“……所以!综上所述!各位大人!事实上这次帝国的货币危机是能够得到缓解的,并不像诸位想象的那样可怕,只要加大东瀛四岛的金银开采量,像以前那样持续的加大货币的投入,提高货币的流通总量。帝国的工业就会得到持续的发展。而工业发展了,帝国的大部分臣民们也会从中受益,提高生活水平!社会反映的一切负面舆论就会很快消减!
就算是有少数人可能有些不满,可能会有些动荡。也绝对不会影响帝国的大局。这和帝国皇帝陛下既定的普遍富裕的国策并不违背!毕竟一个国家,有一部分人在迅速崛起的时代中落伍是必然的。对吧!”帝国户部的现任金融司郎中刘巴,一直坚持他制定的现行的帝国金融政策。
“不!刘巴大人!你所想象的未免一厢情愿了!”帝国年轻的后来者,当年的荆州卧龙诸葛亮站起来反驳,自从帝国皇帝陛下钦点其进入帝国行政体系之后,他已经在帝国户部金融司担任了半年多的实习郎中。
“你刚才也说了,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帝国的物价指数保持现在的这个增长速度,事实上,这种情况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吧!从202年到现在,两年间,帝国的工业规模增加了将近五倍,人口的规模才仅仅是百分之十的增长,货币的发行量远远大于人口规模的增长,这些下去,帝国的物价增长怎么可能控制得住!你所说的前提根本就是错误无疑!”
“货币的流通绝不像您所讲的那么简单。即使是金银资源的开采量加大,也不能都铸成货币,一股脑儿的都投入到市场中来。要知道,货币的发放量是和帝国经济体的需求应该是同步扩大,若是有一方超出了太多,那就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帝国的货币发放,目前是只能通过贷款和政策性补偿的渠道进入流通的,过多的货币发放,只会投入到和帝国统治肌体相关的资本拥有者手中,这些人和帝国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从帝国工业的大发展中获得机遇,自然是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比如襄平、青州和幽燕等各大工业体的经营者们。
但是这些人在帝国的臣民中毕竟只是少数,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受益,却不能创造更多的消费他们本身已经足够富裕,只会继续投资进入生产领域,不会进入流通消费的渠道,而支撑帝国消费市场的主力――大多数臣民们从中却得不到更多的利益。
这样一直下去,就会导致帝国的整体消费能力减低,久而久之,生产能力越来越高,消费能力却越来越下降。帝国的物价却会因为少数人的富裕而急剧拉高,这样的结果,我想大家可以想象。那就是一定时期内的越来越严重的货币通胀,会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水平相对降低,这种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之间的裂痕继续加大。到了最后会一定会产生一个剧烈的货币动荡。帝国经济循环崩溃,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倒退。这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诸位大人!货币循环,就是帝国经济循环的血液。在这整个流通环节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那就会打破循环的平衡,那后果就是整个经济体的彻底崩溃,刘巴大人!您所秉持的货币通胀政策。若是没有使整个经济体的规模得到发展,那就只是一种饮鸩止渴。帝国目前的这种危险的危机趋势会不断的出现,在下绝不会同意您的这个政策继续执行下去,必须做出改变!”!
年轻的诸葛亮,在帝国的内阁诸部大人面前,毫不畏惧的公开指责自己的上司,曾经的帝国金融专家刘巴。
曹操在上手主持着会议,听了诸葛亮的论述,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
“那你的意思是不支持帝国的现行经济政策了。你认为,帝国近期的工业发展不平衡,有少数地区反应出现的帝国臣民的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出现动乱的事情,和你的理论相关。都是物价上升,导致的相对消费力不足的问题所致的结果了?你想要提议帝国元老院对此再次商议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