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调停-《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第(2/3)页

    于是。结果就是1912年一月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和中华帝国就旧约关税租界等问题的谈判突然毫无预兆的临时中止,各国公使联合起来对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进行调停,要求中华帝国立刻停止对日本国领土的入侵,中日双方回到曾经的外交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

    否则,出于维护远东局势稳定的目的,列强各国将无限期终止和中国之间的谈判。并不排除采用武力强行终止中国对日本的入侵行动的可能。

    这个声明一出,让新生的中国内曾经饱受欺辱的人们感觉十分的滋味难言。曾几何时,帝国列强联合起来对中华入侵,那时候,又有什么国际调停之类的说法了。而现在。中华帝国刚刚有点强大的倾向,军队还没有走出国门,仅仅是讨还一点曾经被欠下的血债,就被人称作是“野蛮的入侵”。公理何在?要知道这个形容可是曾经的中国报纸最经常使用的口吻。中国被野蛮入侵可不是一回两回了。

    我们的中国在国际上,为何总是被孤立。为何总是被针对对待,中国的强大之路为何走的总是这般的艰难呢?

    看来,中国的崛起注定是不可能有任何的侥幸。必须在列强的包夹内打出一条路来。这一刻,中华国内的人们终于意识到了这个世界弱肉强食的本质规则。

    ……

    面对列强联合起来的调停,中华帝国的回应是不予理睬。

    此时的帝国,国内的政治制度刚刚有了宣形,帝国在过渡阶段的政体选择,众人还是选择了内阁负责制,因为临时政府内,复兴党成员占据了绝大多数,所以事实上形成的所谓内阁负责制,仍然和和皇帝陛下个人的意志紧密相关。李哲虽然辞去了复兴党党魁的职位,作为精神领袖,其仍然在对内对外事务上拥有发言权,整个政府,仍然有皇帝陛下**独裁的倾向。

    不过,此时的中华帝国,毕竟是处于过渡阶段,也没有人对这种情况多加置评,此时这样的配置反而让政府的高效率得到了充分发挥,政治事务的执行确实是雷厉风行了许多,和满清不可同日而语。

    此时,面对各国列强的这个挑衅,中华帝国的反应仍然是充满了强烈的帝国皇帝陛下个人的特色。

    打出去!

    帝国革命军各军的前敌指挥竟然直接接到了来自皇帝陛下个人的电报!

    帝国革命军四个军,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踏过鸭绿江,用**裸的武力进攻,对列强的威胁做出回应!

    开战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