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行军的科学知识-《异界魔王领袖》
第(1/3)页
成建制的军队行军可不是老百姓出行那么简单的
|我&|】:
..
:
..cmet
他们需要保持建制不散乱――也就是班是班,团是团。武动乾坤 http://www.saesky.net/师长找得到团长,团长找的到营长。可不能一团散沙的奔跑过去。而且还要安排不同的部队来进行开路先锋,侧翼掩护,工程保障、后勤给养等工作。还要考虑宿营的面积……可以,部队数量越大,这些事就越难办。因此,较的部队行军当然会更便捷。
除此以外,骑兵的行军速度也胜过步兵。而骑兵中又以轻骑兵进行突袭效果更好。别信什么以《窃明》为代表的编造出的骑兵战略机动xìng底下论。历史上的李靖的长途奔袭,就是率领的3000轻骑兵。类似的战例还有很多。当年影响到了中国几百年命运的山海关之战,背后就是步兵与骑兵的机动xìng的较量。有人李自成动作缓慢,其实是误会了他。没有察觉到他所走的路线,他率领步兵和骑兵混杂的部队,在8天的时间里行军700里,尚有余力同吴三桂军大战一场。这在古代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但是他的对手偏偏是行军能力更强的满清骑兵集团。那是一支由八旗劲旅所组成的常胜军。一开始,行军速度大概在每rì40-60里左右。到后来,听闻吴三桂派遣的使者报告之后,行军速度骤然加速。居然达到了一昼夜行军200里的惊人速度。解放军高级将领刘亚洲称其为可以媲美红军抢渡大渡河的行军速度――当然他犯了错,红军那是两条腿行军的。而八旗可是骑着马的。红军当然比八旗军强。
不过,作为一支古代军队来,当时八旗军的行军能力也堪称恐怖的了。当时有两个朝鲜人分别记录下的那一幕。《沈馆录》:“达夜疾驰,人马饥渴。黄埃涨天,夜sè如漆,人莫开眼,咫尺不辨。……二十一rì,……饥过中后所、前屯卫、中前所,至关外十五里许,rì已昏黑,屯兵不进。一昼夜之间行二百里矣。”《燃藜室记述》:“行五rì,yù投宿于连山驿,吴三桂又送将官于九王,言贼兵已迫。愿促兵来救,九王闻即发行驰进。……翌rì又早发到关门外,相距十五里地,一昼夜盖行二百里云,翌rì平明驻关外五里地。关门内烟尘涨天。炮声乱动而已。”
而八旗军一昼夜强行军200里到达山海关之后,经过休整,同李自成军大战一场,粉碎了农民军。山海关之役影响到了中国几百年来的国运。若是在那一战中。李自成军能比八旗军早到达两天,那么很可能。就不会有满清入关制造的种种屠杀的惨剧。而中国也或许能够走向一条前途更辉煌的道路。或许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但是,李自成的步兵行军速度和八旗军的骑兵行军速度的一次比拼。到底是前者败了。
《窃明》以及其拥护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而在美国南北战争时,任何七天以上地行军,步兵连都必须放缓脚步以等待骑兵连跟上。”
不过,他们大概不知道,美国南军有个杰出骑兵指挥官约翰?亨特?摩根,他率领他麾下的2500名轻骑兵,大胆的踏入北军的地盘,46天里一路转战1600公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