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东周列国-《宫略之三十六计》
第(2/3)页
平公说:‘很好。’依着他任命了解狐。
隔了一些时候,平公又问祁黄羊:‘国家缺少了军事统帅,谁适宜担任这个工作?’
他回答:‘祁午适宜。’
平公又奇道:‘祁午不就是你的儿子吗?’
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儿子呀?’
平公说:‘很对。’又依着他任命了祁午。
这件事被孔子听到后就称赞道:‘推荐外人不排除仇人,推荐自己人不回避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大公无私了。’
现今的官员若能有他一半的胸襟和公正无私,便称的上是贤臣了。”
皇上点点头:“的确可赞。”
我顿了顿,接着道:“第二是齐国的史官。
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崔抒杀了国君齐庄公,太史如实记录:崔抒弑君。结果被崔杼杀死,太史的弟弟继之如实记载,又被崔抒杀掉。后其弟又坚持如实记载:崔抒弑君。
崔抒不禁问道:‘难道你不怕死吗?’”
史官说:‘当然怕死,但如实地记录历史是作为史官的本分。’崔抒无奈叹服,只好放了他。
自此,史书上就永远记着‘崔抒弑君’四个字。奴婢纵观历史,自太史公之后,象这般不畏生死,坚持事实的史官几近绝迹。大多沦为朝廷的工具,为帝王歌功颂德,不敢如实客观的记载,所以后世才多有模糊不解之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