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我是华夏人!(求月票,推荐票)-《重生之动力时代》


    第(2/3)页

    ……

    “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都我们都是华夏人!”

    “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都我们都是华夏人!”

    在杨卫平领唱着唱完第二遍后。唱第三遍的时候,台下近五万多人已经可以跟着他一起。充满激情地放声高歌。

    数万人,在一个广场上,同声高歌《华夏人》,这种场面,让现场不少外国游客和记者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其中最震撼,最惊喜的,当然是谢杰瑞。因为他此时已经借着美国记者的身份,挤到了最前排,当他看到在主席台上领唱的杨卫平那张熟悉的面孔。那身熟悉的装扮,谢杰瑞差点兴奋得晕了过去。

    “卖糕的!这些人喊出来的杨老师,竟然是杨约翰博士!”谢杰瑞反复揉着他那双黑眼睛,直到确定这不是幻觉,也没有认错人后,他强压着心中的狂喜,举起照相机,一边跟着人群唱着,一边不停地摁动相机的快门。

    五轮过后,人民广场上所有的华夏人都学会了这首《华夏人》。

    现在已经不用杨卫平在台上领唱了,人们越唱越熟练,也越唱越充满激情。

    对于在前排出现的外国记者,杨卫平显然也早有心理准备。

    沪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目前可以说是华夏对外展示的窗口。跟华夏建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基本上都在沪海设立了领事馆。

    华夏实施对外开放政策,肯定会吸引不少外人国来华夏大陆旅游观光,考察投资。

    现在,他在全体民众心目中是杨老师,不是杨主任。

    在来人民广场的途中,杨卫平已经跟陈东方打过招呼,要求对他国防科工委主任的真正身份严格保密,对此,陈东方当然会积极配合。

    作为一名全球知名的华人大科学家,杨卫平回到祖国大陆投身教育事业,天经地义,用不着对任何国家和政.府遮遮掩掩。

    沪海市委书记来亲自接待他这位华人大科学家,这也充份体现了华夏政.府对杨大科学家的重视。

    沪海,从十九世纪开始,就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而且由它张开个“扇面”,处于重大战略地位。

    沪海,也是当前华夏的经济动力,为国家提供的收入占华夏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

    现在,整个华夏,包括整个亚太地区,人们都在极其兴奋地关注着正式实施改革开放的沪海,什么时候能得到复兴。

    杨大科学家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华夏沪海,其意义不言而喻了。

    在谢杰瑞手持照相机挤到最前排的那一刻,台上的杨卫平已经注意到了这位曾经在瑞士有过一面之缘的美国华裔记者。而且特意地给了他几个正面镜头。

    人民广场唱起来的《华夏人》歌声,有如平地一声春雷,点燃了整个沪海的激情,这座华夏人口密度最大的国际化都市,顿时变得沸腾起来了。

    没来人民广场的沪海人和外地人,在自己的家门口,在各条大街小巷里,都在孜孜不倦的一遍又一遍地纵情高歌《华夏人》的雄壮旋律。

    既然被外国记者发现了行踪。杨卫平也没再藏头缩尾,在挥手和人民广场数万名不愿离去的市民群众告别后,特意在和平饭店里的多功能会议厅里举行了一场临时记者招待会。

    杨约翰博士在华夏沪海市突然现身,这让很多在沪海常驻的外国记者兴奋不已。

    这起突发事件,让杨卫平没法再亲自去看守所接人。他在离开人民广场前把这事跟沪海市委书记陈东方说了,陈东方表显得很爽快,马上安排了他的秘书陪着彭沪生一起前往沪海第一看守所。

    荣耀、传奇、奢华――座落在黄浦江畔的和平饭店,其浓墨重彩的辉煌历史让远东其他所有酒店都黯然失色。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座备受世界瞩目的地标性建筑,一直是沪海滩的社交中心和各界名流的游乐之地――来自全世界的名流政客在这里粉墨登场,用一段又一段的精彩故事书写着传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