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华夏第一艘轻型训练航母舷号016“南海舰”,在长兴基地一万多名干部职工日夜赶工突击下,终于赶上华夏人民解放军建军52周年这一天,正式交付海军使用。 按照海军国际惯例,“南海舰”上悬挂满旗。 全舰满编1352名海军官兵,身装洁白的81式海军常服,背附双手,身形笔挺,精神抖擞,跨立站舷。 宽大的甲板上,靠近舰岛位置,铺了一层红色地毯,一旁,三列海军仪仗队的仪仗兵,身穿着81式海军礼服,手持56式半自动仪仗枪,雄纠纠,气昂昂地随时等候着首长检阅。 舰岛第六层指挥室外的走廊上,身着81式海军少将礼服的杨卫平,凭栏而立,望着这艘凝聚了华夏造船人无数心血和智慧的轻型航母,这一刻,他仿佛再度穿越了时光,看到了上一世老瓦号正式交付海军使用的那一幕。 眼前的场面,与上一世是何其的相似。 一支真正的蓝水海军,怎么可能少得了航空母舰! 尽管现在这只不过是一艘满载排水量才26780吨的轻型航母,但是,有了第一艘成功制造航母的经验,第二艘,第三艘还会远吗? 长兴船舶制造基地,与联邦德国霍瓦兹德意志造船厂联合制造的那艘十万吨油轮,已经进入栖装阶段。这艘大型海轮的船坞期比老霍瓦兹当初宣布的30天还提前了两天,只有28天! 这种速度,这种高效,使得世界各国所有的大型造船厂都争相要引进已经申请了全球专利的巨型总段造法技术和工艺流程。 同时,还有来自十多家国际石油运输企业的二十一艘油轮的订单。 现在,霍瓦兹德意志造船厂和长兴船舶制造基地,正计划合作再造一艘三十万吨的巨型油轮。 长兴船舶制造基地,只需要在这种大型油轮的巨型总段制造过程,积累起足够的经验和技术,届时,十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也将是水到渠成!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 现在华夏缺的并不是大型航母,而是缺少大批有丰富远洋经验的海军官兵和舰载机飞行员。 强五舰载机的研制。已经成功并定型,且开始了小批量预生产。 但是,这种成功的背后,却是三名最优秀的试飞员在航母甲板进行起飞降落训练时。发生不同的意外事故,献出了他们宝贵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在静止状态的航母成功起飞降落,并不代表在航母海试过程中。就一定能确保舰载机可以成功起飞降落。这还需要进行不断的起降试飞,采取大量的实验数据。 这必定将是一条充满了坎坷的艰辛道路,谁也无法保证还会不会有试飞员在试飞过程中再次发生意外事故。然而,再困难,再充满了险阻,这条路,也必须坚持不懈地继续走下去。 南海舰的交付仪势。杨卫平没有去凑热闹,因为,今天一号首长将亲自来主持华夏第一艘航母的交接庆典,那么多的老帅老将在场,外围还有无数外国记者。这样的场合。以他的年龄,实在不便抛头露面。 甲板上,这时候随着码头上礼炮齐鸣,凑响了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 “卫平,你怎么不去参加?”叶小乔从舰桥室里面走出来,亲昵地挽着杨卫平的右胳膊肘儿,望着舰岛下方甲板上正检阅海军仪仗队的一号首长,轻声问道。 “呵呵,这么重大的场面,我还不够这个资历。”杨卫平不以为然地淡然笑道:“今天唱主角的,应该是一号首长和徐帅、叶帅、刘帅他们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