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随着《暗算》的评论越来越多,这部小说有了破圈的趋势。区区十万册,不到一周就能卖光。 于是乎,当代编辑部的电话又被书店和邮电局打爆了。 虽然编辑们饱受电话轰炸,但是没有比1980年第一期的《当代》取得了开门红更美妙的事情了。 相比杂志销量遇冷,他们更喜欢这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没说的,客户的需求必须得到满足。秦主任大手一挥,再次决定加印十万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连续两次加印,不敢说绝无仅有,也是寥寥无几的。 只是,在销量大涨的背景下,还有个小问题困扰着编辑部。 为此,当代编辑部还特地上会进行了讨论。 会议是有秦昭阳主持的, “同志们,咱们今年第一期的发行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咱们的上级领导也对我们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高度评价。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同志们的努力……” “哗哗哗。” 会议室顿时掌声雷动。 编辑们听到领导的表扬,无不喜笑颜开。对于杂志取得的好成绩,也是与有荣焉。 “但是呢,现在有个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秦昭阳从桌子上拿起一封信,继续道:“这封信是读者来信,信上表扬了我们杂志,只是有个请求,那就是希望《暗算》这部小说刊印单行本。而且,这不是孤例,相反在来信中,占比很多。” 会议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出单行本啊,目前《当代》也发行了不少期,销量也越来越多,可要说曾经哪一期有读者要求发行单行本的作品,却是一个也没有过。 要知道,其中可是有过不少有名有姓的大作家的。 这,这,这姜玉楼是要开先河了吗? 只是这先河不好开啊。 虽然杂志现在卖得好,但要说全是姜玉楼那部小说的功劳,似乎也说不过去吧。 再者,发行单行本的成本可不小,一个不好,是要亏损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