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友谊商店-《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2/3)页

    “亲爱的姜,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是的,奥利维亚,你的好朋友遇到麻烦了。”

    “哦,说说看?”

    “我想买点东西,但是我没有工业券,但是你有外汇券,还能进友谊商店,所以我想请你带我进去买点东西。当然,钱我会照付的。”

    “小事,我很乐意帮你这个忙,增进我们之间的感情。”

    奥利维亚娇笑一声,最近姜玉楼帮她搞定了一篇关于华国政策方面的新闻,让她得到了主管的夸奖,也让她意识到了姜玉楼对她前途的重要性。

    而且,他还那么帅气,那么有才华,和华国那些喜欢讨好她的贵族子弟一点都不一样。

    如果姜玉楼愿意的话,她很乐意在这个异国他乡,和他发生点什么。

    想到这里,她看姜玉楼的眼神都拉丝了。

    姜玉楼没有注意到她那危险的眼神,得到她的同意后,轻轻舒了一口气,“事不宜迟,咱们走吧。”

    两人先回了一趟姜玉楼家,带上了姜援朝。这次他准备大采购,人不够的话,还有点麻烦呢。

    人齐后,三辆自行车一同朝着友谊商店的方向前进。

    燕京的友谊商店在东华门大街,地方很显眼,很好找。

    友谊商店里面所卖商品包括像好时巧克力、万宝路香烟、瑞士手表等在国内市场上尚未出现的进口货,还有茅台酒、丝绸等国内名贵商品。

    此外,像彩电、电冰箱等紧缺商品,友谊商店里也可以找得到。

    说起外汇券和友谊商店,特别有意思。

    在一些描写80年代燕京的小说和影视剧中,有些“玩主”能进燕京饭店、友谊商店,能换外汇券,特招女孩儿待见。

    外汇券对一些人来说有些陌生,但美利坚爱荷华大学的新闻学教授肯尼斯·斯坦克说过:“如果钱能说话,那么外汇券的声音比人民币大50%”。

    一开始,友谊商店只对外籍人士开放,而大陆的百姓只能在门口驻足张望。

    其实,友谊商店是物资供应短缺时代的特殊产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