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明明拍电影的是制片厂,中影公司这个搞发行的却要分掉大部分利润。 那时候,一部电影上映后产生的票房制片方只能拿到百分之十三,远远少于几十年后的百分之三十几的分成。 要是他真的按照两百万的制片经费进行投资,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汪蓬龙说得这些,姜玉楼又何尝不明白。实际上之后,就有电影厂的人想到办法。 他笑着道:“汪厂长,其实我有个想法,你看可不可行。” “你说。”汪蓬龙道。 “您有没有想过参加电影节。” “电影节?” 姜玉楼说道:“其实在国外,电影节是一些电影公司在没有海外销售渠道的情况下,将公司制作的优质电影进行展示销售的渠道。” 接着,他开始详细解释电影节的诞生,参展方式,以及之后的展出等。 他着重强调,“如果是获奖电影,外国片商就会挥舞着美金或者英镑买断版权。当然,之后的票房分成就不用想了。但是,只要能获奖,一部电影别说回本,赚个几百万美金都是很轻松的事情。” “还能这样?” 别说汪蓬龙,就连陈恺歌和张亿谋都听的目瞪口呆。 “当然,现在欧洲三大全世界都非常有名。” “哪三大电影节?” “分别是威尼斯,柏林和戛纳电影节。” 该说的,他都说了,接下来就看汪蓬龙怎么选择了。 只见汪蓬龙神色变换不定,最后才一脸严肃的问道:“小姜,如果要走国际路线,电影的质量必须非常可靠才行!” 姜玉楼道:“我相信陈恺歌和张亿谋,同时,我也会作为电影的制片人,监督项目质量。” “好,既然如此,那我愿意赌一把!”汪蓬龙斩钉截铁地说道。 现在,制片厂生存非常艰难。 实际上,按照统购统销的政策,混日子非常容易。不论拍摄得好坏,中影都会出九十万买下电影。既然如此,与其投入大资金拍高质量电影,还不如投资个十几二十万赚这个差价呢。 但是,汪蓬龙作为老一辈电影人,以及干部,又怎么可能去薅国家的羊毛呢? 可不薅羊毛,厂里职工的积极性又该怎么解决。说白了,还是要向钱看。 现在,姜玉楼给他指了一条明路。 只要能拍好电影,就能赚外国片商的钱,这部分收入可不归中影管。而且,这笔钱还不是小数目,大笔奖金发下去,还会发愁员工的积极性吗? 到时候,他这个干了三十来年的厂长也能放心退休了。 “汪厂长,你不会后悔这个决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