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周灏带着这些孩子走遍了理城的所有景点。 几乎每到一处,必然引发轰动,各路粉丝和吃瓜客满场追着跑。 而在路人的镜头拍摄下,大家很快就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虽然所有景点全部表示免费接待他们,但在游玩结束离开前,周灏总会想办法把门票钱给补上,手段包括但不仅限于——丢“炸药包”、塞“意见箱”、哄骗小朋友去送邮件…… 从头到尾,他几乎没有占过一丁点便宜。 而司元村的那些孩子们,也展现出了让人咋舌的高素质。 不管走到哪,都不需要周灏操心,不乱跑不惹事不闯祸,待人接物都是彬彬有礼,在景区吃完东西还会主动帮忙收拾垃圾…… 这个表现,让镜头里其他同龄的熊孩子们相形见绌。 如果不是因为事先知道他们的身份,很难让人相信这竟然是从贫困区走出来的孩子…… 于是在网络上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奇观——一波人在疯狂黑周老师,“沽名钓誉”、“居心不良”、“拿孩子当炒作工具”……各种帽子不要钱地往他脑袋上扣。 而另一边,每天都有人在追踪那帮孩子的游玩直播,夸赞表扬的声音不绝于耳。 既夸赞这些孩子的综合素质,也夸周老师的教育到位。 教不严,师之惰。 这些出身贫苦的孩子为什么能有今天,大家心里都是门清的。 要是没有周老师,这些孩子估计都还在山沟沟里挖野菜呢! 喷的喷,夸的夸,两股洪流对撞在一起,把各大社媒平台吵得乌烟瘴气…… 而就在大家争论得不可开交时,忽然又有人往里面投了一颗空爆弹。 一水的网络大V和营销号,忽然齐刷刷转载了一篇来自“南方系媒体”的最近文章。 《起底‘周老师现象’,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骗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