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马克思?鲍尔提醒道。他非常渴望看见克虏伯巨人重新站起来战斗的那一刻,那也意味着德意志站起来了。 “你说得没错。看来,我要找他们好好谈谈,尝试深入合作。”古斯塔夫点点头,把马克思?鲍尔的话记在心里。 据他所知,目前南华设计的钢铁规划建设完全超过了铁路和建筑消耗,超出的钢铁产量肯定有相当大部分用来造船。?????? “看来克虏伯还是挺明白事理的,痛痛快快就答应了把铁厂设备连带部分技术转让给我们。”余明钰笑着向司徒南回报道。 “他不给不行。现在克虏伯的工厂大多快被肢解了,南华是最好的转接地,不然留在国内迟早被法国人剥夺得干干净净。要不是英美组织,德国早就完蛋了。你要记得,这就是弱者的下场。”司徒南告诫道。 余明钰凝重地点点头。 年初的时候,法国联合比利时,出兵10万入侵德国莱茵河地区,在鲁尔工业区大肆掠夺工业资源,煤炭、铁路、铁路机车、工厂设备等被大批地运回法国国内,补充法国在战争中被破坏一空仍然没有恢复的北方工业区,也以此削弱德国。 法国人干了一件不算笨的蠢事,大肆掠夺已经持续了半年了仍然没有结束,大有不把德国人变回石器时代的势头。而很明显,克虏伯公司的老巢艾森市也遭到法国人的重点关顾,损失惨重。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克虏伯父子赶到南华来开辟新市场的。只是他们不知道,法国人掠夺的设备有部分转手卖给了南华。 南华派往欧洲的代表团,访问法国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经贸合作,用石油、橡胶等产品换取法国人从德国鲁尔区掠夺的工业设备,数额高达千万美元。 法国人很喜欢这一交易,因为德国的设备有不少不适合法国工厂使用,毕竟法国的工业标准和德国的工业标准不同,也只有南华这个“乡下小子”一点也不挑食,欣然接受法国人不要的东西。 总之,1923年的德国人是非常难过的,几乎人人可欺,除了法国比利时掠夺鲁尔的工业资源,刚刚复国没几年的波兰也落井下石,趁机抢了德国东部的一块领土。 在这种情况下,刚刚立国的南华也敢对曾经欧洲的军火巨头克虏伯脸色看,哪怕是开出稍稍严苛的条件,克虏伯公司也点头答应。 “对了,造船的事跟德国人说了没有?”司徒南关心道。 就算他是伯利恒公司的老板,也不能大量地把先进的技术设备明目张胆地转移到南华,毕竟这公司不是他一个人的。 美华公司和伯利恒公司合作的钢铁、造船等项目只是为南华打下基础,并不会涉及到先进的核心的技术,所以伯利恒公司很愉快地和南华方面合作。 至于伯利恒公司军舰制造技术,那不是轻易可以放到南华的。在司徒南的规划中,伯利恒在南华投资造船厂不会涉及到敏感的东西,要想要好东西,就去找德国人了。 余明钰微微一笑,“我探过古斯塔夫的口风,又从马克思?鲍尔那里得到消息,克虏伯似乎有把产业转移到南华的想法。 我想,只要再加把劲,肯定能走投无路的克虏伯拉到南华来。” “抓住了克虏伯一家,也抓住半个德国工业界。这是个机会。”司徒南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了几行字。 司徒南版简化字让余明钰微微头疼,不过还是能看得出来,上面写着:潜艇、鱼雷、柴油发动机。 “潜艇?”余明钰有些惊讶地看着司徒南。 “没错,就是潜艇!潜艇是克虏伯公司的拿手好戏,现在他们不能在国内制造研发,甚至连这个想法都不能有,英国人蹲在基尔造船厂门口,冷眼监视着德国人的一举一动。 你想想,克虏伯公司一个精壮男人,明明很强大却无处发泄,是多么憋屈啊!” 司徒南笑道。 “呵呵。说的是呢。”余明钰一乐,明白司徒南的意思了。 “潜艇也是德国未来复兴的重要武器,无论如何克虏伯都不会放弃这个项目的。潜艇是保卫南华的利器,在这方面上,德国人和我们刚好一拍即合。此事要保密。至于柴油机的作用,我不说你也应该明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