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司徒南又道。 南华要守卫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在短时间内打造一支强大的水面舰队是不可能的,只能往水下和空中发展。 余明钰点点头,道:“我会跟国防部商量的。” 得到司徒南指示后,他找到何文秀和马克思?鲍尔,把引进潜艇技术的建议告之他们。 “克虏伯的潜艇技术确实是全世界最好的,先进的柴油机让潜艇在水下有较快的速度,高强度的合金舰壳让潜艇潜得更深,大大增强了水底生存能力。 我非常赞同南华海洋防御向水下和空中发展的战略。当遭遇外敌,遍布爪哇海的大大小小的潜艇是我们和强大敌人周旋的有力武器。加上越来越强大的空军,和一支较强大的陆军,应该可以确保南华的安全。” 马克思?鲍尔分析道。 就算余明钰不开口,他也建议国防部按照类似的方案建设国防。 南华立国后,除了偶尔土著的反抗暴乱,基本上没有战事,马克思?鲍尔领导的参谋部把精力放在军队建设和制定防御战略上。 南华军中充斥着大量的德国参谋,所以他们自然偏向和德国方面展开军事合作。在军工建设方面,也建议采用德国技术。在挑剔的德国人看来,南华军中的美式装备比起德国货还有那么一点距离。 “看来只能这样了,南华若想明目张胆地建设水面舰队肯定引起英国人的不安的,甚至美国人也不支持我们。不过潜艇的事情一定要保密,要是让英国人知道又是一场大风波了。” 何文秀警告道。 “那是自然。”马克思?鲍尔点点头,如果不是潜艇,上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人不会那么狼狈,七八成的海运力量都被德国潜艇干掉了,最后不得不看美国人的脸色,还得让出不少航线。对德国潜艇,英国是严禁的,克虏伯公司更是他们制裁的重点。 马克思?鲍尔接着建议把棉兰的潜艇基地转移到爪哇海沿岸的巨港、新唐山和泗水等大城市。 他的建议是中肯的。自从南华的潜艇在海战中露脸,并且成功偷袭粗心大意的荷兰舰队后,英国皇家海军就增强对马六甲海峡的监控,不时地派出驱逐舰在棉兰外海“兜风”,似乎要盯死南华的潜艇。 他们已经知道南华把潜艇部署在棉兰,各种有色彩的话不时地传到南华军中,警告的意味很浓,就是不允许南华在马六甲海峡搞小动作。 “说得有道理。我们就随英国人愿吧,把潜艇撤出马六甲海峡,专心经营爪哇海防线。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转向印度洋吧!” 何文秀庄重道,眉头微微拧了一下,似乎有些不甘。 “将来有机会的话就找澳大利亚人和萎缩在伊里安查亚岛的荷兰人开刀了。”何文秀心里暗暗想道,眼中精光一闪,又恢复刻板的表情。 他说的印度洋方向自然是指靠近巽他海峡一侧的印度洋海域,而孟加拉湾一侧的海域那是南华不能触摸的英国人的屁股,同时又不能向东北方向的太平洋菲律宾方向扩张,怕引起美国的不满,所以只能向南扩张了。 西澳洲的铁矿、伊里安查亚岛的油气都是南华垂涎的。 “我们说了那么多,还不知道德国方面意见如何,马克思,克虏伯方面没问题吧?” 何文秀淡淡地看了他的亲密战友马克思?鲍尔一眼,现在军中呼吁和德国合作的力量很强大,几乎是亲一色的亲德的,而参谋长马克思?鲍尔就是双方交流的桥梁。 “没问题。克虏伯是很有诚意的,他们愿意和南华展开深入的合作。”马克思?鲍尔保证道,“对了,古斯塔夫希望和司徒南先生见面深谈。” (未完待续) 第(3/3)页